1.推断题- (共1题)
1.
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C为红棕色固体,D为单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同学们在实验室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4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a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
(2)当pH=7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1%)。

(1)a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
(2)当pH=7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1%)。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最近自热火锅成为网红食品,化学小组同学对给火锅提供能量的物质产生了兴趣。
【查阅资料】自热能量包的成分可能含生石灰、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等。
【进行实验】同学们打开使用后的能量包欲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问题讨论】
(1)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 ________。
(2)该自热能量包使用时要加入适量________, 发热的原理是________,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下列关于活性炭的作用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A.燃烧放热 B.使能量包中各种物质疏松、透气 C.促进反应物充分接触
【查阅资料】自热能量包的成分可能含生石灰、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等。
【进行实验】同学们打开使用后的能量包欲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样碾碎后,用磁铁充分吸引 | 有黑色固体被吸引 | 含有_____。 |
②取①剩余的固体溶于水中,用温度计测量 | 无明显现象 | 没有______。 |
③向②中加入酚酞试液 | 变红 | 含有____。 |
④向③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_______。 | 没有碳酸钙 |
⑤静置④ | 上层清液为黄色 | 含有___。 |
【问题讨论】
(1)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 ________。
(2)该自热能量包使用时要加入适量________, 发热的原理是________,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下列关于活性炭的作用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A.燃烧放热 B.使能量包中各种物质疏松、透气 C.促进反应物充分接触
4.单选题- (共10题)
4.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 B.甲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
6.
伟大物理学家霍金曾说化学比物理更有趣。现象美是化学的趣味之一,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B.铜在硝酸银溶液中,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D.将SO2通入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变为无色 |
8.
我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将粗盐提纯,再用制取的精盐配制7.5%的氯化钠溶液100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要称量7.5g氯化钠,量取92.5mL的水 |
B.本实验多次使用玻璃棒,有三种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
C.本实验的主要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和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
D.本实验提纯的氯化钠可能不纯,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
9.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表示2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
B.30℃时,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72.5g溶液 |
C.甲中混有少量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的方法提纯甲 |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改变 |
10.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NaOH(Na2CO3):氯化钙溶液 |
B.CO (CO2):氢氧化钠溶液 |
C.O2 (H2O):浓硫酸 |
D.Cu(Zn):稀盐酸 |
11.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利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烧碱 ②中国是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 | B | ①硫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都导电 ②除污方法有溶解、乳化和化学反应等 |
C | ①服用补铁剂可以预防贫血 ②缺少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 | D | ①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②用加碘盐鉴别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
A.A | B.B | C.C | D.D |
12.
2018年徐州国际马拉松比赛于3月25日举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最美的马拉松跑道一路“花香醉人”,这是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 |
B.赛道补给品云片糕、小孩酥、麻片、花生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 |
C.建设奥体中心体育馆用了钢筋混凝土、玻璃和塑胶等无机材料 |
D.组委会配发的聚酯纤维速干运动服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
13.
2018年中国国际清洁能源科技推广周于3月25日在北京启动,本次以“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助力低碳经济发展”为主题。下列说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推行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 | B.倡导驾驶电动汽车 |
C.推广使用新能源天然气 | D.积极开发应用氢能 |
5.填空题- (共1题)
14.
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________用作食品保护气 (2)________属于复合肥
(3)________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4)________可用作洗涤剂
A.小苏打 | B.氮气 | C.硝酸钾 | D.硫酸铵 E.纯碱 |
(3)________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4)________可用作洗涤剂
6.实验题- (共2题)
15.
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快速浸没热水中,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③打开K1、K2,从a口向A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②和③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快速浸没热水中,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③打开K1、K2,从a口向A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②和③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