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盐城的城市建设可谓是日新月异,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中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一般铜导线外面包有聚乙烯绝缘层,聚乙烯属于________材料。

(2)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的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需做的防护是_____________(要求一种方法即可)。
(3)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一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根据实验二的现象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苗苗同学向含有Fe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浅绿色,再向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足够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无变化。根据此现象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5)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现取3份该混合物各20g,分别缓慢加入到50g、100g、150g某稀硫酸中,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表: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①第I组实验中反应物___________(填“氧化铜“、“稀硫酸”或“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完。
②20g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分别为____________。
③计算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④将第Ⅱ组混合物过滤,在滤液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画出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0%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一般铜导线外面包有聚乙烯绝缘层,聚乙烯属于________材料。

(2)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的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需做的防护是_____________(要求一种方法即可)。
(3)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一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根据实验二的现象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苗苗同学向含有Fe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浅绿色,再向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足够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无变化。根据此现象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滤纸上一定有Fe,可能有Mg、Cu |
B.滤纸上一定有Cu,可能有Fe,一定没有Mg |
C.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MgSO4 、CuSO4 |
D.滤液中一定有MgSO4、FeSO4,一定没有CuSO4 |
| 第I组 | 第Ⅱ组 | 第Ⅲ组 |
稀硫酸的质量/g | 50 | 100 | 150 |
溶解固体的质量/g | 10.0 | 16.0 | 16.0 |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①第I组实验中反应物___________(填“氧化铜“、“稀硫酸”或“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完。
②20g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分别为____________。
③计算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④将第Ⅱ组混合物过滤,在滤液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画出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0%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2.单选题- (共13题)
2.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陶瓷烧制 | B.火药使用 | C.粮食酿醋 | D.活字印刷 |
![]() | ![]() | ![]() | ![]() |
A. A B. B C. C D. D
3.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Mg2+、Cl-、Zn2+ | B.K+、Ba2+、OH-、NO3- |
C.Mg2+、Cu2+、Cl-、SO42- | D.Na+、Cl-、Ba2+、SO42- |
4.
一包混有杂质的K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今取13.8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3.8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样品中混有KCl,也有NaHCO3 | B.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KCl |
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 | D.样品中只混有NaHCO3 |
6.
玫瑰花中含有丁香油酚等,因而具有特殊的香味,丁香油酚的化学式为C10H12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丁香油酚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B. 丁香油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64×100%
C. 丁香油酚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6∶l
D. 一个丁香油酚分子由10个C原子、12个H原子和1个O2分子构成
A. 丁香油酚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B. 丁香油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64×100%
C. 丁香油酚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6∶l
D. 一个丁香油酚分子由10个C原子、12个H原子和1个O2分子构成
7.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事实的推理、结论合理的是( )
| 事实 | 结论 |
A | H2O和CO2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 把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却能够使石蕊变红 | CO2与H2O发生了化学反应 |
B | 白磷和红磷均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 | 白磷和红磷属于同一种物质 |
C |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 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 | 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
D | Al制品的耐腐蚀性比Cu制品强 | Al的活泼性小于铜 |
A.A | B.B | C.C | D.D |
8.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锌粉 |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
D.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钡溶液 |
9.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
A. B都为固态物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A和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30%
B. t3℃时,A的溶解度比B大,故A溶液的质量分数也一定比B溶液大
C. B的浓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A的稀溶液大
D. 把c点对应A的溶液降温至t2℃可得A的饱和溶液,继续降温可析出A晶体
A. B都为固态物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A和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30%
B. t3℃时,A的溶解度比B大,故A溶液的质量分数也一定比B溶液大
C. B的浓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A的稀溶液大
D. 把c点对应A的溶液降温至t2℃可得A的饱和溶液,继续降温可析出A晶体
11.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化学与健康 | ①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②可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
B | 化学与环境 | ①使用化石燃料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
C | 化学与安全 | ①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
D | 化学与生活 | ①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能鉴别棉花和羊毛 ②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
A.A | B.B | C.C | D.D |
12.
小聪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通过用力上下振荡锥形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火焰熄灭。该实验直接说明的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必须用力上下振荡 | B.要有可燃物 |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D.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
13.
2018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2018年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自带布袋购物 | B.垃圾野外焚烧 | C.共享单车出行 | D.多使用太阳能 |
14.
下列对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细铁丝放入氧气中,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
B.将红色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会变成黑色 |
C.向盛有铝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3.填空题- (共2题)
15.
食品与健康、能源与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维生素C、维生素B、铁、钙、硒等。
①这里的“铁”、“钙”是指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②人体缺“铁”,会导_________病症;③紫薯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天然气是汽车使用的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
(3)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从“低碳”的角度分析,应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在氢气、煤、石油中,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
②将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物质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检验吸收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维生素C、维生素B、铁、钙、硒等。
①这里的“铁”、“钙”是指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②人体缺“铁”,会导_________病症;③紫薯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天然气是汽车使用的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
(3)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从“低碳”的角度分析,应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在氢气、煤、石油中,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
②将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物质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检验吸收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二个钠离子_____; ②三个氢氧根离子_____;③硝酸铵中显﹣3价的氮元素___________;
(2)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A.二氧化碳 B.小苏打 C.硝酸钾 D.氮气 E.熟石灰 F.聚乙烯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 ②农业上可作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食品膨松剂的是__________; ④常用于保护蔬菜瓜果的气体是_________;
⑤用作食品包装材料的____________; ⑥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
①二个钠离子_____; ②三个氢氧根离子_____;③硝酸铵中显﹣3价的氮元素___________;
(2)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A.二氧化碳 B.小苏打 C.硝酸钾 D.氮气 E.熟石灰 F.聚乙烯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 ②农业上可作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食品膨松剂的是__________; ④常用于保护蔬菜瓜果的气体是_________;
⑤用作食品包装材料的____________; ⑥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7.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1)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d的目的是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如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则需要A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
(3)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所需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若要制取一瓶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有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1)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d的目的是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如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则需要A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
(3)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所需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若要制取一瓶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有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