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要塞镇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673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6

1.流程题(共1题)

1.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以孔雀石为原料可制备CuSO4 • 5H2O及纳米材料CaCO3,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u2(OH)2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操作Ⅱ的名称为 __________ 。
(3)由CuSO4溶液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在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时,除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外,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是_________。
(4)制备纳米材料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家庭养观赏鱼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鱼浮灵”
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 • 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进行探究。
Ⅰ. “鱼浮灵”的性质研究
实验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继续向试管中加有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_____________,说明有O2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 > 7,说明溶液呈____性(填“酸”、“碱”或“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_________生成。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化学性质。
Ⅱ. “鱼浮灵”的制备研究
“鱼浮灵”的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异丙醇为有机溶剂,水与异丙醇可以互溶,过碳酸钠在异丙醇中溶解度较小。
稳定剂中MgCl2Na2SiO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将过碳酸钠粒子包裹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浊液中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________。
Ⅲ. “鱼浮灵”的组成研究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产品过碳酸钠(xNa2CO3 • yH2O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⑴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继续缓慢通N2的目的是________。
⑵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先滴入稀硫酸,后加热铜网,会导致x : y的值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⑷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2g,D装置增重2.2g,则x : y =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共14题)

3.
下列各组物质用所给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选项
物质
鉴别试剂
A
(NH4)2CO3、NH4Cl、Na2SO4三种溶液
Ba(OH)2溶液
B
K2CO3、KOH、BaCl2三种溶液
稀H2SO4溶液
C
NaOH、NaNO3、Na2SO4三种溶液
MgCl2溶液
D
CuO、C、Fe三种固体粉末
稀HCl溶液
 
A.AB.BC.CD.D
4.
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热浓硫酸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5.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将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
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6.
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2
B.核外电子数为 24
C.元素符合为Mg
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7.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淬火后的缝衣针做鱼钩
B.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8.
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④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9.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 a的饱和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10.
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喝汽水时容易打嗝,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炉火炒菜时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D.将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1.
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
12.
有一包A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K2SO4、(NH4)2CO3、BaCl2、NH4Cl、KCl中的一种 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列实验:
①将该白色粉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②将该白色粉末溶于足的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
③将滤渣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2CO3、NH4Cl和BaCl2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K2SO4KC1可能有NH4Cl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2CO3BaCl2,且两者的质量之比大于96: 208
D.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Cl
13.
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A.化学与农业生产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利用熟石灰对酸性土壤进行中和处理
B.化学与健康
人体缺铁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病
重金属盐中毒,可用牛奶、豆浆缓解
C.安全常识
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化学与环境保护
使用可降解塑料,可较少“白色污染”
用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能减少雾霾和酸雨的产生
 
A. A    B. B    C. C    D. D
14.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15.
“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秀美宜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16.
(题文)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取适量液体B.取液体时挤入空气
C.两人合作滴加液体D.手按短柄加热液体

4.选择题(共2题)

17.为杜绝操作工手指损伤事故的发生,某厂家设计制造的切纸机,必需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右开关,切纸机才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   )
18.函数f(x)=sin4x+cos4x的最小正周期是{#blank#}1{#/blank#};单调递增区间是{#blank#}2{#/blank#}.

5.填空题(共1题)

19.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⑴星期天小明和班里的几个同学到郊外去野炊。 
①早上出门时,小明选择了一件腈纶衬衣,它是由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制成的。
②上午游玩时,闻到了远处扑鼻的花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午他们准备的食物和饮料有:咸味烤饼、牛奶、烤肉串、米饭、矿泉水。从均衡膳食角度,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_______。
④下午离开时,他们用泥沙覆盖火堆,使火熄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
⑵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①物质C是由________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以上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该反应中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④D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0.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⑵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还应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得到一瓶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
⑶张老师要制取一瓶氯气(Cl2),反应原理是: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已知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张老师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的字母代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⑷兴趣小组在做完盐的性质实验后,发现一瓶碳酸钠固体可能混入了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此,他们对这瓶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Ⅰ.实验验证:
①取少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得到溶液A。
②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先滴入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观察到先产生_______,后产生________,说明该固体中混有硫酸钠。
③取步骤②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固体中还混有_____。该步实验结束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
Ⅱ.实验拓展:兴趣小组还想测定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为达到实验目的,首先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填序号,可重复)。
a.称量装置丙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