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咆哮(páo) 歼灭(qiān) 旌旗飘扬(jīng) 一丝不苟(gǒu) |
B.桅杆(wéi) 澎湃(pài) 深恶痛绝(wù) 引吭高歌(háng) |
C.刹那(shà) 镌刻(juān) 翘首而望(qiáo) 屏声敛气(pǐng) |
D.仲裁(zhong) 溃退(kuì) 抑扬顿挫(chuò) 沃野平畴(chóu)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笼罩 摧枯拉朽 笔耕不缀 震撼人心 |
B.荟萃 世事苍桑 风华正茂 色彩斑斓 |
C.缅怀 天翻地覆 恢宏壮丽 殚精竭虑 |
D.由衷 从容不迫 眼花瞭乱 震耳欲聋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
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
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
D.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
2.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小题1】这首诗写早春特有景象,独具神韵。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独到的眼光,并简单分析。
【小题2】“最”“绝”二字能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感觉?试加以分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小题1】这首诗写早春特有景象,独具神韵。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独到的眼光,并简单分析。
【小题2】“最”“绝”二字能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感觉?试加以分析。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词,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选自《袁家渴记》)
[注释]①轇轕:交错纠缠貌。②掩苒:弱草倾倒。苒:轻柔。③纷红骇绿:花纷乱而惊骇,叶惊骇而纷乱。④蓊葧:草木茂盛的样子。⑤冲:冲激。旋:回旋。濑:流在岩石上的溪水。⑥葳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________)
(2)夕日欲颓(_________)
(3)余无以穷其状(________)
(4) 余得之不敢专也(_________)
【小题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每句断一处)。
(1)未 复 有 能 与 其 奇 者
(2)永 之 人 未 尝 游 焉
【小题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小题4】甲、乙两文段从内容和语言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词,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选自《袁家渴记》)
[注释]①轇轕:交错纠缠貌。②掩苒:弱草倾倒。苒:轻柔。③纷红骇绿:花纷乱而惊骇,叶惊骇而纷乱。④蓊葧:草木茂盛的样子。⑤冲:冲激。旋:回旋。濑:流在岩石上的溪水。⑥葳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________)
(2)夕日欲颓(_________)
(3)余无以穷其状(________)
(4) 余得之不敢专也(_________)
【小题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每句断一处)。
(1)未 复 有 能 与 其 奇 者
(2)永 之 人 未 尝 游 焉
【小题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小题4】甲、乙两文段从内容和语言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最后的“演出”
①20岁生日那天,他向父亲开口:“我想要一辆车,没有车,太掉价了。”父亲皱了皱眉头,这次,他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有求必应:“我最近手头有点紧,不过,我有一个朋友在电视台当导演,听说他们那有一档‘真人秀’节目,如果我们去参加,就能获得10万元的现金奖励,那时你就可以买车了。”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点头答应了。
②“真人秀”的要求是,他扮演一个自谋生路的“儿子”,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生病住院的“父亲”.如果“父亲”的病一旦严重的话,他还将背负更大的经济压力。如果失败,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奖金。他的一切行动都将在全程跟踪拍摄下进行,不得有半点弄虚作假。
③他和电视台签了合同后,游戏就正式开始了。第一天,他给父亲带去的饭菜都是从外面买回来的,两个人第一天就花去了100多元,父亲对他说:“照这样下去,后面的日子怎么过?”于是,第二天,他给父亲带来了一小碗咸菜和两块烧饼:“今天省了吧,才花了2元多!”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马上警告他:“这样不行,你怎么能用这样的伙食打发一个病人呢!”无奈之下,从第三天起,他只得学着自己买菜做饭,可是,他做出来的饭菜特别糟糕,简直让人无法下咽。
④一周后,他手里只剩下100元,而此时节目组又突然告知他:“父亲‘病情’突然恶化,急需一大笔钱治疗。”他明知道这是节目组在故意刁难他,却也无可奈何。父亲警告他:“你得赶快进入角色,否则奖金就泡汤了,你演得还不如我这个‘配角’”。他瞧了父亲一眼,父亲脸色都有点煞白了,还真像那么回事!
⑤节目组催命似地要钱,让他不得不开始四处寻找商机。最后,他终于从日常买菜中受到了启发,他发现社会上有很多空巢老人、上班族和腿脚不灵活的人,他们每天买菜都非常不方便,如果有人能把菜送到他们家门口,肯定能赚一笔。灵感很快付诸实践,他在网上开了一家蔬菜超市,顾客只要一个电话,他就将新鲜的蔬菜食品送到顾客家门口。
⑥他的网上蔬菜超市一开张就大受欢迎,忙得都快散了架。但当一天工作结束后,他陪父亲在医院看节目组回放视频时,他就又来劲了,兴奋地给父亲一讲解,心中满是成就感。
⑦忙完了最后一天,他带着赚来的钱朝医院飞奔而去。因为一直忙于工作,他已经有10多天没有去看父亲了。现在他成功了,他将获得巨额的奖金!
⑧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张空空的病床,护士告诉他,父亲已经被转移到太平间里去了,正等着他签字火化。他转身问节目组:“这场游戏还有这个环节吗?”
⑨“对你也许只是一场游戏,而对你父亲,却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场大戏!”在长长的、冰冷的走廊,他知道了所有的真相:“早在半年前,你父亲就患了癌症,他惟一不放心的是自己走后,无所事事的儿子将怎么面对一个人的生活。左思右想,他才想出了这个办法,他找到电视台来。你父亲只有3个月的时间,结果他却多坚持了20多天”打开父亲生前留给他的最后一段视频,他看到父亲笑着说:“孩子,你从小就没妈,所以我一直都宠你,纵容你……爸给你留了10万元存款,是对你出色表现的褒奖,剩下的钱我都捐了出去,因为爸知道,留给你的越少,你就会越强大。最后,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
(摘自《环球人物》)
【小题1】结合文意,试分析文章标题“父亲最后的‘演出’”有何妙处?
【小题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
父亲警告他:“你得赶快进入角色, 否则奖金就泡汤了,你演得还不如我这个‘配角’!”他瞧了父亲一眼,父亲脸色都有点煞白了, 还真像那么回事!
【小题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原来,父亲用自己最后的力气,重新把他推到了人生的舞台上。”这句话的理解。
父亲最后的“演出”
①20岁生日那天,他向父亲开口:“我想要一辆车,没有车,太掉价了。”父亲皱了皱眉头,这次,他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有求必应:“我最近手头有点紧,不过,我有一个朋友在电视台当导演,听说他们那有一档‘真人秀’节目,如果我们去参加,就能获得10万元的现金奖励,那时你就可以买车了。”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点头答应了。
②“真人秀”的要求是,他扮演一个自谋生路的“儿子”,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生病住院的“父亲”.如果“父亲”的病一旦严重的话,他还将背负更大的经济压力。如果失败,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奖金。他的一切行动都将在全程跟踪拍摄下进行,不得有半点弄虚作假。
③他和电视台签了合同后,游戏就正式开始了。第一天,他给父亲带去的饭菜都是从外面买回来的,两个人第一天就花去了100多元,父亲对他说:“照这样下去,后面的日子怎么过?”于是,第二天,他给父亲带来了一小碗咸菜和两块烧饼:“今天省了吧,才花了2元多!”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马上警告他:“这样不行,你怎么能用这样的伙食打发一个病人呢!”无奈之下,从第三天起,他只得学着自己买菜做饭,可是,他做出来的饭菜特别糟糕,简直让人无法下咽。
④一周后,他手里只剩下100元,而此时节目组又突然告知他:“父亲‘病情’突然恶化,急需一大笔钱治疗。”他明知道这是节目组在故意刁难他,却也无可奈何。父亲警告他:“你得赶快进入角色,否则奖金就泡汤了,你演得还不如我这个‘配角’”。他瞧了父亲一眼,父亲脸色都有点煞白了,还真像那么回事!
⑤节目组催命似地要钱,让他不得不开始四处寻找商机。最后,他终于从日常买菜中受到了启发,他发现社会上有很多空巢老人、上班族和腿脚不灵活的人,他们每天买菜都非常不方便,如果有人能把菜送到他们家门口,肯定能赚一笔。灵感很快付诸实践,他在网上开了一家蔬菜超市,顾客只要一个电话,他就将新鲜的蔬菜食品送到顾客家门口。
⑥他的网上蔬菜超市一开张就大受欢迎,忙得都快散了架。但当一天工作结束后,他陪父亲在医院看节目组回放视频时,他就又来劲了,兴奋地给父亲一讲解,心中满是成就感。
⑦忙完了最后一天,他带着赚来的钱朝医院飞奔而去。因为一直忙于工作,他已经有10多天没有去看父亲了。现在他成功了,他将获得巨额的奖金!
⑧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张空空的病床,护士告诉他,父亲已经被转移到太平间里去了,正等着他签字火化。他转身问节目组:“这场游戏还有这个环节吗?”
⑨“对你也许只是一场游戏,而对你父亲,却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场大戏!”在长长的、冰冷的走廊,他知道了所有的真相:“早在半年前,你父亲就患了癌症,他惟一不放心的是自己走后,无所事事的儿子将怎么面对一个人的生活。左思右想,他才想出了这个办法,他找到电视台来。你父亲只有3个月的时间,结果他却多坚持了20多天”打开父亲生前留给他的最后一段视频,他看到父亲笑着说:“孩子,你从小就没妈,所以我一直都宠你,纵容你……爸给你留了10万元存款,是对你出色表现的褒奖,剩下的钱我都捐了出去,因为爸知道,留给你的越少,你就会越强大。最后,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
(摘自《环球人物》)
【小题1】结合文意,试分析文章标题“父亲最后的‘演出’”有何妙处?
【小题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
父亲警告他:“你得赶快进入角色, 否则奖金就泡汤了,你演得还不如我这个‘配角’!”他瞧了父亲一眼,父亲脸色都有点煞白了, 还真像那么回事!
【小题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原来,父亲用自己最后的力气,重新把他推到了人生的舞台上。”这句话的理解。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时间去哪儿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酋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裘明,对时闻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邀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一一在那之前,儿意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怏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最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觉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覺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小题1】文章第①段引用《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小题2】第⑤段画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实验表明, 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
【小题3】文章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下列选项中与原文表达一致的是( )
时间去哪儿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酋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裘明,对时闻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邀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一一在那之前,儿意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怏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最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觉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覺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小题1】文章第①段引用《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小题2】第⑤段画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实验表明, 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
【小题3】文章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下列选项中与原文表达一致的是( )
A.儿童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只有完全发育成熟,他们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才能完全形成。 |
B.7岁时,大多数孩子的童年记忆迅速衰退。这是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 |
C.在生命的进程中,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常常感觉时间过得太快。 |
D.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对他们而言就会显得越漫长。 |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8.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所在的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仿照活动一,将其他的活动形式补充完整。
活动一:诚信人物图片展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
(3)活动即将结束,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结束语。(6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所在的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仿照活动一,将其他的活动形式补充完整。
活动一:诚信人物图片展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
(3)活动即将结束,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结束语。(6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