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冶炼成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红磷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冶炼成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2题)
2.
取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 20g,加入 100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 100g 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 210.2 g 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计算:
(1)该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所加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1)该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所加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 C15H22O5),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从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青蒿素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青蒿素中____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141g 青蒿素中含有____________g 氧元素。
(1)青蒿素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青蒿素中____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141g 青蒿素中含有____________g 氧元素。
3.推断题- (共1题)
4.
下图中 A、B、C、D、E、F 是初中常见物质,其中 A、B、C、D、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 是氧化物,且可作气体肥料。

(1)固体 D 是______________(填俗称)。
(2) A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固体 D 是______________(填俗称)。
(2) A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2题)
6.
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工业上可以利用 H2 和 FeCl2 在高温反应器中制备,同时得到 HC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纳米级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 Fe3O4 |
C.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
D.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是因为物质种类不同 |
9.
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其解释错误的是( )
A.炉火炒菜时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 |
B.喝汽水时容易打嗝,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C.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
D.肥皂水涂在蚊虫叮咬的皮肤上止痒,是应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 |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 pH 小于 7 |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 CO2是酸 |
D.酸与碱、酸和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11.
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需要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A | CuO、C、Fe 三种固体粉末 | 滴加稀盐酸 |
B | K2CO3、KOH、BaCl2三种溶液 | 滴加稀硫酸 |
C | NaOH、NaNO3、Na2SO4三种溶液 | 滴加 MgCl2溶液 |
D | (NH4)2CO3、NH4Cl、Na2SO4三种溶液 | 滴加 Ba(OH)2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是人体各处体液的 pH 值:口腔为 6.5-7.5;胃部为 1.0-3.0;小肠为 7.8-8.4;血液为 7.35-7.45;其中碱性最强的部位为( )
A.口腔 | B.胃部 | C.小肠 | D.血液 |
15.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归纳中,正确的一组是( )
| 化学与健康 | | 化学与安全 |
A | ①缺钙—易引起食欲不振 ②缺维生素 A—易引起夜盲症 | B | ①图书着火—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②室内煤气泄漏—打开排风扇 |
| 化学与环境 | | 化学与生活 |
C | ①PM2.5—雾霾天气“元凶”之一 ②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 | D | ①加热煮沸—将硬水软化 ②灼烧闻气味—鉴别棉花和羊毛 |
A.A | B.B | C.C | D.D |
1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
C.硫在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
D.将生铁粉末投入到盛有过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仍然存在黑色残渣 |
5.多选题- (共2题)
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 |
B.在密闭容器中,7.2g 碳与一定量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可能是 16.6g |
C.100g 稀盐酸与一定量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得溶液质量为 111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18.25% |
D.CO 与 CO2混合气体 10g 与足量 O2 反应后,所得气体的质量比原来多 4g,则原混合气体中 CO2的质量分数是 30% |
18.
下列四个实验的两种设计方案,其中方案 1 合理,方案 2 不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实验目的 | 方案 | 操作 |
A | 探究稀盐酸与 NaOH 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1 | 滴加 AgNO3溶液 |
2 |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
B | 除去 CaO 中的 CaCO3 | 1 | 高温煅烧 |
2 |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 | ||
C |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 1 | 先加入适量的 CaCl2溶液,再滴加酚酞溶液 |
2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
D | 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1 | 用铁丝代替红磷(其他条件不变) |
2 | 用硫粉代替红磷(其他条件不变) |
A. A B. B C. C D. D
6.填空题- (共6题)
19.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我国正在推广家庭中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3)某车用制氢装置的原理是:硼(B)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硼[B(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CO、H2 的混合气体,此气体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以煤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A. 草酸(H2C2O4) B. 甲醇(CH3OH) C. 尿素[CO(NH2)2]
(5)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C3H8),其充分燃烧后产物为 CO2和 H2O,完全燃烧等质量的 C3H8及CO 所需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正在推广家庭中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3)某车用制氢装置的原理是:硼(B)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硼[B(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CO、H2 的混合气体,此气体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以煤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A. 草酸(H2C2O4) B. 甲醇(CH3OH) C. 尿素[CO(NH2)2]
(5)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C3H8),其充分燃烧后产物为 CO2和 H2O,完全燃烧等质量的 C3H8及CO 所需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________;D 中的 x 为 ________。
(2)①和②是不同种元素,他们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B、C、D 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填序号)。
(4)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 中 ________(填序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________;D 中的 x 为 ________。
(2)①和②是不同种元素,他们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B、C、D 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填序号)。
(4)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 中 ________(填序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21.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金刚石 B. 不锈钢 C. 生铁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接触。
(3)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4)X、Y、Z 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Y+2HCl=YCl2+H2↑ ;X+HCl 不反应。则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A. Z>Y>X B. X>Y>Z C. Y>X>Z D. Y>Z>X
(5)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
(6)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M 和滤渣 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向滤渣 N 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 滤液 M 中一定含有硫酸铁,可能含有硫酸和硫酸铜
C. 当滤液 M 中含有硫酸铜时,滤渣 N 中一定没有氧化铜
D. 在滤液 M 中放入一块刚打磨过的锌片,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金刚石 B. 不锈钢 C. 生铁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接触。
(3)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4)X、Y、Z 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Y+2HCl=YCl2+H2↑ ;X+HCl 不反应。则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A. Z>Y>X B. X>Y>Z C. Y>X>Z D. Y>Z>X
(5)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
(6)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M 和滤渣 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向滤渣 N 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 滤液 M 中一定含有硫酸铁,可能含有硫酸和硫酸铜
C. 当滤液 M 中含有硫酸铜时,滤渣 N 中一定没有氧化铜
D. 在滤液 M 中放入一块刚打磨过的锌片,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
22.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
A. 氢氧化镁 B. 硝酸钾 C. 植物油
(2)电解水的过程如下图。

①如图 1 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 a 内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
②如图 2 所示,在水分解的微观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
(3)判断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容器中,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的是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丙的溶解度。
②t2℃时,将 50g 水加入到盛有 50g 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t3℃时,乙的饱和溶液中一定含 40g 乙物质,此说法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④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 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
⑤若甲、丙均为白色固体,利用 t3℃时的溶解度数据, ________(“能”或“不能”)鉴别甲、丙两种物质。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
A. 氢氧化镁 B. 硝酸钾 C. 植物油
(2)电解水的过程如下图。

①如图 1 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 a 内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
②如图 2 所示,在水分解的微观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
(3)判断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容器中,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的是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丙的溶解度。
②t2℃时,将 50g 水加入到盛有 50g 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t3℃时,乙的饱和溶液中一定含 40g 乙物质,此说法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④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 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
⑤若甲、丙均为白色固体,利用 t3℃时的溶解度数据, ________(“能”或“不能”)鉴别甲、丙两种物质。
23.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 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1)操作 A 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 E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实验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 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从实验一所示的仪器中选择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5)把配置好的 100g20%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试剂瓶上标签内容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1)操作 A 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 E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实验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 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从实验一所示的仪器中选择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5)把配置好的 100g20%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试剂瓶上标签内容为_______________。
2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①稀硫酸②烧碱③纯碱④氯化钠⑤活性炭⑥硝酸钾,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 (2)可用作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________;
(3)可用于吸附有异味物质的是 ________; (4)可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的是 ________;
(5)广泛应用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工业的是 ________。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 (2)可用作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________;
(3)可用于吸附有异味物质的是 ________; (4)可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的是 ________;
(5)广泛应用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工业的是 ___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25.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管口序号)。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仪器①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管口序号)。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