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地壳中的元素分布(质量分数)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是______,由X与Y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
(2)地壳中的赤铁矿(Fe2O3)与CO高温反应可炼铁,其中Fe2O3发生了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下图是Si与Cl2反应生成SiCl4的图示,清在方框内充所缺反应物的图示。
_______________

(1)元素X是______,由X与Y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
(2)地壳中的赤铁矿(Fe2O3)与CO高温反应可炼铁,其中Fe2O3发生了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下图是Si与Cl2反应生成SiCl4的图示,清在方框内充所缺反应物的图示。

2.综合题- (共1题)
2.
已知: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牙膏中的摩擦剂约占牙膏成分的50%,主要用于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和去污,牙膏摩擦剂一般由CaHPO4、 CaCO3、 Al(OH)3、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牙膏中只有摩擦剂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几种物质中属于盐的是CaCO3和______(填化学式);Al(OH)3的名称是_________。
(2)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Al(OH)3和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将适量的牙膏溶于水,静置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气泡,且有不溶物,则该牙膏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______。
(3)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测定另一品牌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
②装置A中滴加盐酸反应完全后,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N2,其作用是_______。
③准确称取5.0g牙膏样品进行实验,测得B中沉淀质量为1.2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1)上述几种物质中属于盐的是CaCO3和______(填化学式);Al(OH)3的名称是_________。
(2)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Al(OH)3和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将适量的牙膏溶于水,静置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气泡,且有不溶物,则该牙膏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______。
(3)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测定另一品牌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
②装置A中滴加盐酸反应完全后,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N2,其作用是_______。
③准确称取5.0g牙膏样品进行实验,测得B中沉淀质量为1.2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3.
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城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燃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大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教应。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问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甲烷属于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甲烷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能。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4)可燃冰的微观构成为46个H2O分子形成8个笼,有6个笼中每个笼容纳了1个CH4分子,余下2个笼每个容纳1个H2O分子,则可燃冰中H2O与CH4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
(5)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产物都是常见双(两)原子分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甲烷属于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甲烷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能。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开采可燃冰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 B.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密度比水小 |
C.可燃冰比二氧化碳水合物稳定 | D.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
(5)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产物都是常见双(两)原子分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
已知Na2SO4溶液pH=7。亚硫酸钠(Na2S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对其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1)取1.0g亚硫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10mL振荡。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红。据此现象你能得出亚硫酸钠的性质有__________。将溶液分成两份。
(2)①取一份溶液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该反应类型是______,再滴加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刺激味SO2。写出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取另一份溶液通入足量空气,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小组猜想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Na2SO3与O2发生了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证明: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观察到______,则猜想合理。
(1)取1.0g亚硫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10mL振荡。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红。据此现象你能得出亚硫酸钠的性质有__________。将溶液分成两份。
(2)①取一份溶液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该反应类型是______,再滴加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刺激味SO2。写出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取另一份溶液通入足量空气,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小组猜想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Na2SO3与O2发生了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证明: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观察到______,则猜想合理。
4.流程题- (共1题)
5.
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含ZnS,还含PbS等杂质)制备锌的流程如下(部分产物略去):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 图中用过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 。
(2)①~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
(3)Zn______(填“能”或“不能 )与PbCl2溶液反应。
(4)写出反应③中生成Z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结合下表数据设计:从粗锌中分离出纯锌的方案是_________。
(6)反应②中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示如下图,计算产生Y的质量__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 图中用过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 。
(2)①~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
(3)Zn______(填“能”或“不能 )与PbCl2溶液反应。
(4)写出反应③中生成Z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结合下表数据设计:从粗锌中分离出纯锌的方案是_________。
物质 | Zn | Pb | C |
沸点℃ | 907 | 1749 | 4827 |
(6)反应②中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示如下图,计算产生Y的质量__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5.单选题- (共8题)
6.
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
A.碳酸铵与熟石灰混合: (NH4)2CO3+Ca(OH)2=CaCO3+2H2O+2NH3↑ |
B.MgCl2熔融电解制Mg:MgCl2![]() |
C.铝置换银:Al+AgNO3=Ag+AlNO3 |
D.氧化亚铁和盐酸混合:FeO+2HCl=FeCl2+H2O |
8.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甲图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硒原子质量为78.96g | B.y=4 |
C.Se是非金属元素 | D.硒与氧位于同一周期 |
9.
下列实验不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50mL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50mL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 塑料瓶变瘪 | CO2能溶于水 |
B | 将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 | 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 铁比铜活泼 |
C | 苹果片上滴加碘水 | 苹果片表面变蓝 | 苹果含淀粉 |
D | 向某无色溶液滴加石蕊 | 溶液变红 | 无色溶液是盐酸 |
A.A | B.B | C.C | D.D |
11.
氯化钾(KCl)和氯酸钾(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
B. 60℃时,a点对应KCl溶液恒温加水可变饱和
C. 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比KClO3大
D. 90℃150gKCl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可析出45g晶体

A. 3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
B. 60℃时,a点对应KCl溶液恒温加水可变饱和
C. 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比KClO3大
D. 90℃150gKCl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可析出45g晶体
6.填空题- (共1题)
14.
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H3O)3(NH4)4(N5)6Cl],占领了超高能材料研究的国际制高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2)该盐含的阳离子有H3O+和______,五氮阴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
(1)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2)该盐含的阳离子有H3O+和______,五氮阴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