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8年在新疆发现我国最大的铍(Be)矿。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_;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_____。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_____。
(3)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1)2018年在新疆发现我国最大的铍(Be)矿。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_;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_____。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_____。
(3)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2.计算题- (共3题)
2.
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C18H34O2。请计算:
(1)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141g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1)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141g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2.5克的大理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CO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是_____g。
(2)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量0.1%)。

(1)生成CO2的质量是_____g。
(2)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量0.1%)。
4.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_____。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
②t2℃时,将15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③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4)如表是CO2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几组数据:(单位:mL)
①根据数据分析: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打开汽水瓶盖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内的气压_____(填“>”、“=”或“<”)瓶外大气压。
(5)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①溶解②溶液装瓶、贴标签③称量④计算⑤量取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_____。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
②t2℃时,将15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③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4)如表是CO2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几组数据:(单位:mL)
温度 溶解度 | 0 | 25 | 50 | 75 | 100 |
1 | 1.79 | 0.752 | 0.423 | 0.307 | 0.231 |
10 | 15.92 | 7.14 | 4.095 | 2.99 | 2.28 |
25 | 29.30 | 16.20 | 9.71 | 6.82 | 5.73 |
①根据数据分析: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打开汽水瓶盖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内的气压_____(填“>”、“=”或“<”)瓶外大气压。
(5)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①溶解②溶液装瓶、贴标签③称量④计算⑤量取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5.
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份是甲烷水合物(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表示为 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③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C﹣G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装置A、B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D、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_____成立。
(3)实验过程中D装置的作用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
(5)实验过程中C、D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_____中毒。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③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C﹣G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装置A、B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D、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_____成立。
(3)实验过程中D装置的作用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
(5)实验过程中C、D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_____中毒。
6.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反应的实质是_____。
(2)如果规定上述反应后溶液的pH<7,显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溶液显酸性:

(1)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反应的实质是_____。
(2)如果规定上述反应后溶液的pH<7,显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溶液显酸性: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______ | ②______ | 显酸性 |
4.单选题- (共10题)
8.
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
2CO2+3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

A.CH3COOH | B.C2H5OH | C.C2H4 | D.C2H6 |
9.
2017年12月,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又一次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新突破。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 B.+2 | C.+3 | D.+4 |
10.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B.
向盛有少量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
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D.
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A.

B.

C.

D.

12.
某同学对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
B.家用电器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
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
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
13.
如图是探究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实验,关于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铁丝需要砂纸打磨
B.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 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
D.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A. 铁丝需要砂纸打磨
B.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 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
D.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5.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3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