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在如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红色金属单质,B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C、D为黑色粉末,F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G为难溶性物质,H为难溶性蓝色物质
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

用化学式表示:D______ G______
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
,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同时放出热量,写出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
(2)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写最简比).
(3)维生素C中_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
(2)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写最简比).
(3)维生素C中_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单选题- (共11题)
6.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是( )
A.青少年适量补铁,可以预防佝偻病 |
B.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
C.为了节约粮食,把霉变大米淘洗后食用 |
D.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
8.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漂浮在空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PM2.5属于下列空气污染物中的( )
A.可吸入颗粒物 | B.一氧化碳 |
C.二氧化硫 | D.二氧化氮 |
9.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至被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A.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 B.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 |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
12.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B.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4.选择题- (共1题)
5.多选题- (共4题)
15.
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转化,下列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NaOH | NaCl | NaNO3 |
B | CuO | CuCl2 | Cu(OH)2 |
C | Na2CO3 | CO2 | CaCO3 |
D | H2O2 | H2O | O2 |
A. A B. B C. C D. D
16.
现有锌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把6.5g该混合物加入到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w.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混合物为Zn、Al,w可能是0.2g |
B.若混合物为Zn、Fe,w不可能是0.2g |
C.若混合物为Zn、Cu,w是0.1g,则该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为50% |
D.若混合物为Zn、Mg,则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10% |
17.
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 Ce) 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铈的原子序数为58 |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是58 |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
18.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铜粉 | 铁粉 |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
B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通入氧气,点燃 |
C | 硝酸铜溶液 | 硝酸银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D | 氢氧化钠溶液 | 碳酸钠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A. A B. B C. C D. D
6.填空题- (共6题)
19.
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填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5)用含杂质的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滤去杂质,得到滤液质量为108.1g,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填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5)用含杂质的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滤去杂质,得到滤液质量为108.1g,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0.
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甲是_____.
(2)在水,汞,氯化钠三物质中,由离子组成的物质是_____,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3)电解水试验可证明水的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在该实验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在通电前后硫酸钠的质量和性质不变),现有0.2g硫酸钠溶解在99.8g水中并通电,当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25%时,有_____g水被电解.

(1)甲是_____.
(2)在水,汞,氯化钠三物质中,由离子组成的物质是_____,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3)电解水试验可证明水的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在该实验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在通电前后硫酸钠的质量和性质不变),现有0.2g硫酸钠溶解在99.8g水中并通电,当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25%时,有_____g水被电解.
21.
铝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铝元素的含量居地壳中所有元素的第__________位,将铝块拉成细丝、压成薄片是利用铝的__________性。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如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冰晶石在工业制取金属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硫酸铝和氟化钠(NaF)在共熔条件下反应生成冰晶石(Na3AlF6),同时得到硫酸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铝元素的含量居地壳中所有元素的第__________位,将铝块拉成细丝、压成薄片是利用铝的__________性。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如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冰晶石在工业制取金属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硫酸铝和氟化钠(NaF)在共熔条件下反应生成冰晶石(Na3AlF6),同时得到硫酸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2.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实验室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__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加试剂前,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该试管中溶液的pH__________7(填“>”、“<”或“=”)。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实验室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__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加试剂前,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该试管中溶液的pH__________7(填“>”、“<”或“=”)。
23.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写最简比);
(4)t3℃时,将乙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________丙(填“>”“<”或“=”).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写最简比);
(4)t3℃时,将乙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________丙(填“>”“<”或“=”).
2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干冰②肥皂水③食盐④硝酸钾⑤碳酸氢钠⑥石墨
(1)可用于炒菜调味的是_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3)可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
(4)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
(5)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
(6)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
①干冰②肥皂水③食盐④硝酸钾⑤碳酸氢钠⑥石墨
(1)可用于炒菜调味的是_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3)可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
(4)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
(5)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
(6)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