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某兴趣小组用铝箔制备A12O3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 Al(OH)3↓+X(方程式已配平)。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步骤III中发生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写出Al(OH)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在培养明矾大晶体的过程中,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
A. 自然冷却至室温
B. 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用一根细线悬挂在溶液中央
C. 配制45℃的明矾饱和溶液
(5)写出明矾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已知: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 Al(OH)3↓+X(方程式已配平)。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步骤III中发生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写出Al(OH)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在培养明矾大晶体的过程中,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
A. 自然冷却至室温
B. 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用一根细线悬挂在溶液中央
C. 配制45℃的明矾饱和溶液
(5)写出明矾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取15.0g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精确到0.01%,请写出计算过程)

求:(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精确到0.01%,请写出计算过程)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松花皮蛋是黄石八珍之一。腌制皮蛋的一种原料是由NaC1、CaO和Na2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兴题小组用该原料,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澄清滤液。同学们对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固体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 CaO+H2O=Ca(OH)2 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I.解质为: NaC1、NaOH、 Ca(OH)2;
II.溶质为: NaC1、NaOH;
III.溶质为:__________。
(设计方案)
(交流反思)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认为:
若猜想II正确,该原料中CaO与Na2CO3的质量比为________。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固体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 CaO+H2O=Ca(OH)2 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I.解质为: NaC1、NaOH、 Ca(OH)2;
II.溶质为: NaC1、NaOH;
III.溶质为:__________。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钠溶液 | ________ | 猜想I正确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溶液。(填化学式)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III正确 |
(交流反思)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认为:
若猜想II正确,该原料中CaO与Na2CO3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单选题- (共10题)
4.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
D.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
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2+H2↑ | B.ZnO+H2SO4=ZnSO4+H2O |
C.CO2+C![]() | D.CuSO4+NaOH=Cu﹙OH﹚2↓+Na2SO4 |
8.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
10.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两 | B.甲>丙>乙 | C.乙>丙>甲 | D.丙>甲>乙 |
11.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 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 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

A. 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 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 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
5.填空题- (共2题)
14.
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_____ (选镇“是”或“否”);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 ( 选填“分子”或“原子”)。
(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_________ ( 写化学式)。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_____ (选镇“是”或“否”);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 ( 选填“分子”或“原子”)。
(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_________ ( 写化学式)。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5.
(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多选,用字母作答)
A.硫在空气中燃绕,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向放置于沸水的白磷中鼓入氧气,白磷燃烧
C.用pH试纸测量氯化钠溶液,得到pH=12
D.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混合,搅拌静置,液体分层
E.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
(2)请从甲乙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网题均作答。按甲计分。
A.硫在空气中燃绕,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向放置于沸水的白磷中鼓入氧气,白磷燃烧
C.用pH试纸测量氯化钠溶液,得到pH=12
D.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混合,搅拌静置,液体分层
E.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
(2)请从甲乙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网题均作答。按甲计分。
甲: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乙:配制100g5%的氯化钠溶液 |
①粗盐的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②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 ( 填字母)。 ③加热过程中当蒸发皿中______,停止加热 。 | ①称量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 ②用____(填一个字母)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③把配制好的氯化纳得液装入______中,盖好瓶塞,井贴上标签。 |
②中可供选择的仪器: A.试管 B.烧杯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 E.腔头滴管F.漏斗 G.玻璃棒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