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8617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9

1.综合题(共1题)

1.
分离混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含有金属钨(W)、WO2、WO3、W2O5的混合物,欲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出WO3和W2O5,并冶炼金属钨,其流程如图所示.

请阅读资料卡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卡片】
i.WO3易溶于NaOH、Na2CO3和Na2C2O4(草酸钠)溶液并形成钨酸盐(Na2WO4);W2O5易被氧化,也能溶解在上述溶液中;金属钨和WO2不溶于上述溶液.
ii.WO3几乎不与无机酸反应.
iii.钨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浸取率见下表(浸取是用溶剂溶解固体混合物,以分离可溶性组分及残渣的过程.若浸取率为100%,则固体中的可溶组分全部溶解在溶剂中).
溶剂
煮沸时间(min)
W2O5(%)
WO3(%)
WO2
金属钨
①100g/L NaOH
②300g/LNa2CO3
③50g/L Na2CO3
④饱和Na2C2O4
⑤饱和Na2C2O4(在CO2气氛下浸取)
25
7
30
60
120
72.3
76.4
100
4.2
<0.5
100
100
100
100
100
未检出
未检出
 
(1)步骤Ⅰ和Ⅳ均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WO3既属于金属氧化物,也属于____(填“酸性”、“碱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Ⅰ是将WO3分离出来,选用的试剂a是⑤,理由是______.
(5)步骤Ⅳ可将W2O5分离出来,选用的试剂b是____,固体E中含有的物质是___,D中的溶质是____.

2.单选题(共7题)

2.
用NaOH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固体NaOH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
B.将称量好的固体NaOH放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
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重新配置
D.溶液配制完成装瓶后,应将容量瓶洗净并烘干
3.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4.
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要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2B.H2C.NH3D.NO
5.
鉴别HCl和Cl2两种气体时,应选用
A.AgNO3溶液B.NaOH试液C.Na2CO3溶液D.湿润的淀粉KI试纸
6.
下列各项中,完成空气质量报告时不需要监测的是
A.二氧化碳的浓度B.二氧化硫的浓度
C.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D.氮氧化物的浓度
7.
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可行的措施是
A.食盐加碘(盐)B.面包加碘(盐)C.大量食用海带D.注射含碘药剂
8.
某环境监测站每隔一段时间抽取雨水试样,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min
0
1
2
3
4
5
pH
4.9
4.7
4.5
4.4
4.4
4.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雨水的酸性持续减小   
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
C.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D.工业废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3.实验题(共2题)

9.
亚硝酸钠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现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已知:

① 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
② 酸性条件下,NO与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1)盛浓硝酸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避免B中逸出的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与Na2O2反应,应在B、C装置间增加一个装置,则该装置中盛放的药品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NO与Na2O2在常温下生成NaN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当该反应中转移0.1mole-时,理论上吸收标准状况下NO的体积为_______L。
(4)将11.7g过氧化钠完全转化成亚硝酸钠,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_______g。
(5)NO2易溶于水。将体积为V 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扣在水中,见下图。

① NO2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使试管中NO2完全被水吸收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用“可抽动的铁丝”代替“直接投入铁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说明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试管A中溶液的金属离子进行探究,请完成相关试题:
① 提出假设: 假设1:只含有Fe3
假设2:只含有Fe2
假设3:既有Fe2,又有Fe3
②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3。
限选试剂:稀硫酸、KMnO4溶液、KSCN溶液、NaOH溶液、H2O2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步骤一:用胶头滴管取出A试管中的溶液,用水稀释后,并分装在试管Ⅰ、Ⅱ中备用

步骤二:检验Fe3,往试管Ⅰ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检验Fe2,往试管Ⅱ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C+2H2SO4(浓)2SO2↑+CO2↑+2H2O,该反应体现浓硫酸的_____
A.脱水性 B.强氧化性 C.吸水性   
若要验证反应产物中同时混有SO2气体和CO2气体,可选择以下试剂进行实验:
NaOH溶液  ②品红溶液  ③溴水  ④Ca(OH)2溶液
选择合适试剂,并安排合理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