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861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8

1.综合题(共2题)

1.
I.下图是中学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诮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I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该分离方法为________,若利用装置I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__________;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②的进水口是________(填“f" 或“g”)。
(2)现需配制500mL、0.1mol/LKCl 溶液,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Ⅱ.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不仅用于实验研究而且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
(4)海水晒盐过程中,通过蒸发的方法可得到粗盐固体;再将粗盐固体溶解后,再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泥沙。粗盐中除泥沙外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如下表所示),可按下表所示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除去(将表格填写完整)。
杂质
加入试剂的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硫酸盐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MgCl2
NaOH
___________
CaCl2
Na2CO3
___________
 
依次加入上述试剂后,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可除去上述步骤引入的杂质离子。
(5) 从海带中可提取碘单质。用萃取的方法可将碘单质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该方法利用了I2在不同溶剂中的_______性不同。
2.
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Fe与H2SO4的反应
 
【实验分析】
(1)实验I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铁丝表面迅速发黑(Fe3O4),有少量气体产生,反应很快停止,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Ⅲ,己知: 浓H2SO4的沸点为338.2℃,加热试管A,温度保持在250℃~300℃,产生大量气体B中品红褪色,D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A 中产生的气体是__,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Ⅲ结束后,经检验A 中既有Fe3+又有不少的Fe2+
①若要检验Fe3+和Fe2+,下列试剂组可行的是______ (填字母)。
A.KSCN、Fe粉 B.KSCN、酸性KMnO4溶液 C.KSCN、氯水
[实验反思]
(5)①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浓硫酸的氧化性源于_____,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_______________。
②影响反应产物多样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3.
下列各组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CH4和SiH4B.O2与O3C.SO2与SO3D.金刚石和单质硅
4.
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氯气——易燃气体B.汽油——易燃液体
C.硫酸——腐蚀品D.高锰酸钾——氧化剂
5.
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A.烧瓶B.烧杯C.容量瓶D.蒸发皿
6.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烧瓶
C.容量瓶
D.胶头滴管
7.
用CCl4提取碘水中碘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包括:萃取、分液
B.右图下层为CCl4层,呈紫色
C.用酒精也能够提取碘水中的碘
D.用汽油洗涤洒在衣物上的油汤也是一种萃取
8.
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B.SO2C.O2D.CO
9.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Na保存于煤油中,而HF保存于玻璃瓶中
B.用铂丝蘸取Na2SO4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
C.NO露置于空气中,气体不会发生颜色改变
D.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直到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逐渐溶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