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6171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8/7/3

1.计算题(共2题)

1.
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向盛有30g铜锌合金粉末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计算: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柠檬酸铁铵(化学式为C6H8FeNO7)添加到食盐中可作营养增长剂,且能使食盐保持干燥。某品牌食盐配料表上注有:柠檬酸铁铵≤25mg/kg。
(1)柠檬酸铁铵中碳 、氧元 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1kg这种食盐中含铁元素的质量最多为___________mg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一:区分硬水和软水。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还必须要控制___________相同。
 
实验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的粒子。

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为了探究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溶液呈黄色,小艳同学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粒子,选择了一种试剂作对比,确定了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粒子,用作对比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溶液。
 

3.单选题(共16题)

4.
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破布捣烂(造纸)B.活字排版(印刷)C.烟花燃放(火药)D.航海导向(指南针)
5.
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6.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表示X原子, ●表示Y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B.生成物是混合物
C.用符号表示为2X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
7.
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是酸,乙和丙可以是金属B.甲是碳,乙和丙可以是氧化物
C.甲的物质类别只能是单质或酸D.甲、乙、丙、丁可分属不同类别的物质
8.
单晶硅是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开发的基础材料。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 硅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 硅元素的原子质量为28.09g     D. 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9.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分子特征
B. 数字含义
①水分子很小
②固体物质的分子不运动
③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
①Fe2+: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
②HgO:氧化汞中汞元素显+2价
③NO2: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
C.生活经验
D.节约资源
①常用钢刷擦洗铝制品
②食品包装中抽真空防腐
③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①提倡使用太阳能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农业灌溉采用滴灌
 
A. A    B. B    C. C    D. D
10.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B.+2C.+3D.+4
11.
下列常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块状固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点燃酒精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13.
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除去水中的空气
将水煮沸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B.BC.CD.D
14.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森林游玩时乱扔烟头
15.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
16.
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
B.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
C.固体中一定有 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
D.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 (NO3)2
17.
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
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5.8
6.4
7.6
12.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B.牛奶比西瓜汁的酸性强
C.炉具清洁剂可除水垢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18.
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氯化钾B.硝酸钾C.磷矿粉D.硫酸铵
19.
下列宜昌特产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清江野鱼B.五峰绿茶C.秭归脐橙D.莲花贡米

4.填空题(共6题)

20.
开发利用氢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①氢燃料电池汽车模型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涤纶靠垫 B.橡胶轮胎 C.铜质导线 D.铝合金轮毂
②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中,经过催化剂的作用,通过质子交换膜,再与氧气反应,同时产生电流。请写出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处理工厂排放的含二氧化硫的尾气并获得氢气。

主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膜反应器中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该工艺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1.
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
(1)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加入的试剂
现象
结论
方案1
二氧化碳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A是_______溶液,
B是另一种溶液。
方案2
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3
试剂X
……
 
写出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感悟)在鉴别物质时,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拓展应用)完成方案3,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pH试纸 ③镁   ④氧化铜
⑤稀硝酸 ⑥氢氧化铜 ⑦氯化镁溶液   ⑧硝酸钡溶液
(3)小华同学对方案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①有沉淀产生时,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有气泡冒出时,可通过现象反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③无明显现象时,混合物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2.
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钾原子___________;(2)氦元素___________;
(3)已知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3(PO4)2,则磷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3.
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
(1)认识铁:从宏观看,铁由___________组成;从微观看,铁由___________构成。
(2)生活中:下图是常用的铁锅。把铁制成铁锅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性。 为防止铁制品锈蚀,可采用的一种防锈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哪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t3℃时,将70 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________℃,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5.
下列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在河道上设置拦污网拦截漂浮垃圾,是应用了___________操作。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它起干燥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26.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G的名称是蒸发皿,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需从上述仪器中选择___________ (填序号) 。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均不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可用它来制取另一种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_____。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要对剩余的两种固体进行分离并回收。分别回收得到两种固体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 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