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某涂料添加剂M的成分为银、铝、锌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取一定质量的M和稀硫酸进行实验。

①银、铝、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右图方法收集氢气,是因为氢气________(选填“可溶”、“难溶”)于水;仪器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③6.5g锌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计算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④铝、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消耗铝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在图中画出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消耗锌的质量关系曲线。________
⑤1.8g样品M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0.1mol氢气,则M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①银、铝、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右图方法收集氢气,是因为氢气________(选填“可溶”、“难溶”)于水;仪器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③6.5g锌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计算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④铝、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消耗铝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在图中画出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消耗锌的质量关系曲线。________
⑤1.8g样品M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0.1mol氢气,则M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
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获取食盐的途径有多种。
①开采岩盐,地下盐层含氯化钠等物质,灼烧氯化钠,火焰呈__________色。配置某氯化钠溶液需85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量筒量取(选填编号)。
a.10 b.20 c.100
②熬制井盐。《天工开物》记载:抽取深井中的盐水,用井中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熬制井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③海水晒盐。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见上表。
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20℃时的100g该海水,当水的蒸发量大于_________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①开采岩盐,地下盐层含氯化钠等物质,灼烧氯化钠,火焰呈__________色。配置某氯化钠溶液需85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量筒量取(选填编号)。
a.10 b.20 c.100
②熬制井盐。《天工开物》记载:抽取深井中的盐水,用井中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熬制井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

物质 | 每100g海水所含质量(g) |
水 | 96.5 |
氯化钠 | 2.7 |
硫酸钠 | 0.2 |
…… | …… |
③海水晒盐。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见上表。
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20℃时的100g该海水,当水的蒸发量大于_________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用二氧化锰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②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该集气瓶中进行实验,推测实验现象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③双氧水分解也可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0.5g氧化铜中滴加双氧水,反应结束后固体仍为0.5g且呈_______色。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双氧水分解反应后,氧化铜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用二氧化锰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②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氧气体积分数(%) | 30 | 40 | 60 | 70 |
带火星的木条 | 不变 | 稍亮 | 复燃 | 复燃 |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该集气瓶中进行实验,推测实验现象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③双氧水分解也可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0.5g氧化铜中滴加双氧水,反应结束后固体仍为0.5g且呈_______色。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双氧水分解反应后,氧化铜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氧化铜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
3.流程题- (共1题)
4.
对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生石灰样品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放入水中,有较多热量放出,滴加酚酞后呈_______色。
②另取少量样品,进行实验:

Ⅱ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Ⅲ是将CO2通入B中,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Ⅳ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上述实验能确定原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取少量样品放入水中,有较多热量放出,滴加酚酞后呈_______色。
②另取少量样品,进行实验:

Ⅱ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Ⅲ是将CO2通入B中,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Ⅳ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上述实验能确定原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20题)
19.
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 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 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 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温度(℃) | t1 | t2 |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 60 | 90 |
A. 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 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 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 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5.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