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

(1)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铁条质量小,以下解释合理的是_____
a氧气不足b。镁条未反应完c。部分燃烧产物散逸到空气中d。部分镁条与除氧气外的另外物质反应生成其他固体
(2)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②镁能与氮气反应只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X+2NH3↑.X的化学式为_____
④氢氧化镁是不溶于水的固体,且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反思与交流)
(3)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
(4)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装置中进行。
(拓展延伸)
(5)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请选择下列正确的实验方案将混在氧化镁中的氮化镁除去_____
A、将混合物直接蒸馏
B、将混合物直接过滤
C、将混合物溶于水,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滤渣在常温下干燥。
D、将混合物溶于水,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滤渣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7)将足量的镁条放在含氮气和氧气质量比为7:2的混合气体中充分燃烧反应,再将生成的固体物质与足量水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为34克,求消耗镁条的质量为_____

(1)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铁条质量小,以下解释合理的是_____
a氧气不足b。镁条未反应完c。部分燃烧产物散逸到空气中d。部分镁条与除氧气外的另外物质反应生成其他固体
(2)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②镁能与氮气反应只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X+2NH3↑.X的化学式为_____
④氢氧化镁是不溶于水的固体,且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 现象:_____ 结论:燃烧产物含Mg3N2 |
(反思与交流)
(3)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
(4)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装置中进行。
(拓展延伸)
(5)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

(6)请选择下列正确的实验方案将混在氧化镁中的氮化镁除去_____
A、将混合物直接蒸馏
B、将混合物直接过滤
C、将混合物溶于水,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滤渣在常温下干燥。
D、将混合物溶于水,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滤渣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7)将足量的镁条放在含氮气和氧气质量比为7:2的混合气体中充分燃烧反应,再将生成的固体物质与足量水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为34克,求消耗镁条的质量为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流程题- (共1题)
3.
化学家鲁冰逊一次在去非洲探险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他为了获取可饮用的水便用随身携带的化学仪器和试剂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使用A物质的作用是除去河水中的_____
A.悬浮固体 B.不溶液体 C.易溶气体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在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完成操作①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__(填序号)。
a.烧杯b。带铁圈的铁架台c。长颈漏斗d。玻璃棒e。滤纸f。酒精灯g。漏斗h。锥形瓶
(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
(4)鲁冰逊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填“硬水”或“软水“),他用生活中常用的_____方法使其软化后使用。
(5)操作③的过程主要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使用A物质的作用是除去河水中的_____
A.悬浮固体 B.不溶液体 C.易溶气体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在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完成操作①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__(填序号)。
a.烧杯b。带铁圈的铁架台c。长颈漏斗d。玻璃棒e。滤纸f。酒精灯g。漏斗h。锥形瓶
(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
(4)鲁冰逊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填“硬水”或“软水“),他用生活中常用的_____方法使其软化后使用。
(5)操作③的过程主要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单选题- (共6题)
4.
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同时又能制得H2,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工艺流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B. 反应器里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
C. 该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2SO4和I2
D. 膜反应器里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A. 上述工艺流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B. 反应器里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
C. 该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2SO4和I2
D. 膜反应器里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6.
XePtF6是科学家用Xe(氙气)和合成的第一种含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元素的化合价为-1,PtF6-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原子团,则XePtF6中Pt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0 C. +5 D. +6
A. -1 B. 0 C. +5 D. +6
8.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加入明矾能杀菌消毒 |
B.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浊液 |
C.海水通过沉淀、过滤、煮沸后就可以饮用了 |
D.为了防治水体污染,应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
5.填空题- (共2题)
10.
2018年9月24日中秋夜,一颗流星体划破了重庆西北的夜空。图1是某陨石样品中各种元素含量的比例图:

(1)该陨石中含_____种金属元素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_____元素(填符号)没有在该陨石中出现。
(3)此陨石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_____
A.CaCO3B.K2SO4C.SiO2D.NaCl
(4)由陨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
(5)陨石中含有的氧化铝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氧气与金属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该陨石中含_____种金属元素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_____元素(填符号)没有在该陨石中出现。
(3)此陨石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_____
A.CaCO3B.K2SO4C.SiO2D.NaCl
(4)由陨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
(5)陨石中含有的氧化铝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氧气与金属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