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77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1题)

1.
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方法Ⅰ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方法Ⅱ
电解法,反应为2Cu + H2OCu2O + H2↑。
方法Ⅲ
用肼(N2H4)还原新制Cu(OH)2
 
(1)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Ⅰ,其原因是________。
(2)已知:2Cu(s)+1/2O2(g)=Cu2O(s) △H = -169kJ·mol-1
C(s)+1/2O2(g)="CO(g) " △H = -110.5kJ·mol-1
Cu(s)+1/2O2(g)="CuO(s) " △H = -157kJ·mol-1
则方法Ⅰ发生的反应:2CuO(s)+C(s)= Cu2O(s)+CO(g);△H =______kJ·mol-1
(3)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4)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H>0,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实验的温度:T2<T1
B.实验①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7×10-5mol·L-1min—1
C.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催化效率高

2.工业流程(共3题)

2.
过硼酸钠是一种优良的漂白剂,被广泛应用于洗衣粉、漂白粉、洗涤剂中。以硼砂(主要成为Na2B4O7)为原料生产过硼酸钠晶体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由Na2B4O7和NaOH反应制NaB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沉淀A中含有酸不溶物和氢氧化镁杂质,为了分离出氢氧化镁,在沉淀中加过量的酸,过滤得到含Mg2+的滤液,再在滤液加入碱使Mg2+形成氢氧化镁。若加碱前溶液中c(Mg2+)=0.056 mol•L-1,那么需调节溶液的pH=____________时,才开始出现沉淀。[已知25℃下Mg(OH)2的Ksp=5.6×1012]
(3)已知纯品过硼酸钠晶体中各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为:n(Na):n(B): n(H) :n(O)=1:1:n: 7。将制得的纯品样品在70℃以上加热将逐步失去结晶水,测得纯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T3时所得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书写简单计算过程)

(4)若反应温度控制不当,所得的过硼酸钠晶体中将混有NaBO2 ,则产品中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
3.
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粒可用于涂料、油墨、隐身材料、磁记录、电极材料、催化剂等多领域,实验室可用如下的方法来制备这种材料并进行检测。
Ⅰ.制备

(1)溶解、沉淀操作中不断通入氮气有两个作用:①是通过在反应过程中通入气体形成微型气泡,将刚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微粒包围,来阻止微粒的长大或聚集成团;②________。
(2)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Ⅱ.产品检测
一、定性检测:产品中铁元素价态检测
试剂主要有:3mol/L硫酸、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0%硫氰化钾溶液、0.01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其它用品任选)
(3)请选用上述试剂完成下表
步骤
操作
现象、结论
1
取一定量3mol/L硫酸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煮沸去除溶解氯气

2
取少量产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步骤1处理好溶液溶解,配成溶液
固体溶解,溶液呈浅黄色
3
取少量步骤2配好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20%硫氰化钾溶液,振荡
_____,产品含有Fe3+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产品含有Fe2+
 
二、定量测定:
称取23.2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加热煮沸后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并不断加热、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0 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剩余固体3.6 g。取滤液体积的1/10用浓度为0.200 mol·L1的酸性KMnO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体积29.80mL。
(4)产品中Fe3+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III.结果讨论
(5)产品中Fe3+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略大于2:1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4.
烧结法制氧化铝生产过程如下:

已知:①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SiO2、Fe2O3和TiO2。 ②高温烧结时,Al2O3、Fe2O3、TiO2都能发生反应分别生成NaAlO2、Na2Fe2O4和难溶于水的CaTi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2Fe2O4遇水便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e(OH)3,写出Na2Fe2O4水解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浸出时再加入Ca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浸出液中发生的生成Al(OH)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4)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写化学式);滤液循环使用的优点______。(任答一点)

3.单选题(共3题)

5.
下图是甲醇/过氧化氢燃料电池内部结构示意图。工作时,甲醇和过氧化氢分别进入燃料电池的燃料腔和氧化剂腔,在各自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并向外界输出电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H2O2+2H++2e-=2H2O
B.燃料腔中的多孔石墨电极为该燃料电池的正极
C.电池工作时,1mol甲醇被还原有6mol电子转移
D.电路中的电子经正极、负极、质子交换膜后再回到正极,形成闭合回路
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水解
B.SiO2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HF,说明SiO2是两性氧化物
C.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镁晶体,电解氯化镁晶体可获得金属Mg
D.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
7.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的实验目的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验证两者都发生了水解反应,且相互促进
B
苯酚溶液中加入几滴稀溴水没有白色沉淀出现
说明苯酚与溴没有发生反应
C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需要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D
向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两种一元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测量产生氢气的体积
可以比较两种一元酸的酸性相对强弱
 
A.AB.BC.CD.D

4.选择题(共3题)

8.社区的{#blank#}1{#/blank#}、{#blank#}2{#/blank#}、公用电话、健身器材等都是社区的公共设施。
9.

如图,AB=FDAC=FEBD=CE,则△ABC和△FDE全等吗?






10.

如图是5×5的正方形网络,以点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格点三角形,使所作的格点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格点三角形你能画出几个?


5.多选题(共1题)

11.
灰黄霉素是一种抗真菌药,可由甲和乙在三级丁醇体系中合成,反应式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乙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
C.乙物质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1mol灰黄霉素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6.填空题(共1题)

12.
(12分)MnSO4·H2O在工业、农业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一)制备:工业上用化工厂尾气中低浓度SO2还原MnO2矿制备MnSO4·H2O过程如下:

已知:常温时部分硫化物难溶盐的Ksp:CuS--6.3×10-36、PbS--1.0×10-28、NiS--2.0×10-26、MnS--2.5×10-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中MnO2矿粉碎的目的是   。(2)除铁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除重金属离子后,若混合溶液中Cu2+、Pb2+、Ni2+的浓度均为1.0×10-5mol/L,则c(S2-)最大=   mol/L。
(二):性质—热稳定性:MnSO4·H2O在1150℃高温下分解的产物是Mn3O4、含硫化合物、水,在该条件下硫酸锰晶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废水处理:工厂废水中主要污染为Mn2+和Cr6+,现研究铁屑用量和pH值对废水中铬、锰去除率的影响,(1)取100mL废水于250 mL三角瓶中,调节pH值到规定值,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废铁屑.得到铁屑用量对铬和锰去除率的影响如下图1所示。则在pH一定时,废水中铁屑用量为  时锰、铬去除率最好
(2)取100mL废水于250 mL三角瓶中,加入规定量的铁粉,调成不同的pH值。得到pH值对铬和锰去除率的影响如下图2所示。则在铁屑用量一定时,废水pH=时锰、铬去除率最好

7.实验题(共1题)

13.
对氨基苯磺酸是制取染料和一些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苯胺磺化得到。

实验室可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合成对氨基苯磺酸。实验步骤如下:

① 在一个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0 mL苯胺及几粒沸石,将三颈烧瓶放入冷水中冷却,小心地加入18 mL浓硫酸。
② 将三颈烧瓶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至170~180℃,维持此温度2~2.5 h。
③ 将反应液冷却至约50℃后,倒入盛有100 mL冷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促使晶体析出,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得到的晶体是对氨基苯磺酸粗产品。
④ 将粗产品用沸水溶解,冷却结晶(若溶液颜色过深,可用活性炭脱色),抽滤,收集产品,晾干。
(说明:100 mL水在20℃时可溶解对氨基苯磺酸1.08 g,在100℃时可溶解6.67 g。)
试回答填空。
(1)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采用油浴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用油浴加热的好处是反应物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B.此处也可以改用水浴加热
C.实验装置中的温度计可以改变位置,也可使其水银球浸入在油中
(3)步骤③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的好处是__________。
(4)步骤③和④均进行抽滤操作,在抽滤完毕停止抽滤时,应注意先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以防倒吸。
(5)步骤④中有时需要将“粗产品用沸水溶解,冷却结晶,抽滤”的操作进行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每次抽滤后均应将母液收集起来,进行适当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3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