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 |
C.“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刘湛秋《雨的四季》) “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雨的特点,让人庄重,让人沉思。 |
D.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 (老舍《济南的冬天》) |
A.刘义庆——南宋——作品《世说新语》 |
B.曹操——东汉——作品《蒿里行》《短歌行》 |
C.鲁迅——清——作品《呐喊》《彷徨》 |
D.史铁生——北京人——作品《命若琴弦》《四世同堂》 |
2.诗歌鉴赏- (共1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鸟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大海、山岛的特点。【小题2】这首诗写得意境宏阔,请结合对画线诗句的理解,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你阅读之后脑海中所呈现的景象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益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jiàng hào)驳色,而皆若偻(lóu)。
(节选自《登泰山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何所似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须臾成五彩 ④或得日,或否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或曰,此东海也。
【小题3】这两篇文章都描写了雪景,请结合文中划线句子分别概括两文中雪的特点。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民国时期,有四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充满传奇色彩的公子,他们分别是张学良、张伯驹、袁克文和溥侗。其中,张伯驹不仅是诗词家、戏剧家,还是著名的古书画鉴藏家。他自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学识源博,眼光如炬,购藏了大量珍贵文物。晋陆机《平复帖》、隋展子虔《游春图》、唐李白《上阳台帖》和唐杜牧《张好好诗卷》等,都是他的重要藏品。张先生平素生活简朴,箪食陋巷,但在购买书画时,却 ① ,甚至 ② 。但他并不把这些③ ,而是看作 ④ 。自20世纪50年代起,张先生陆续将他的收获捐献给国家。他曾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将他崇高的民族大义和高尚的爱国情操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题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和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倜傥(tì) “虔”字的第五笔是横。 |
B.源博(yuān) “陋”字的第八笔是点。 |
C.平复帖(tiē) “虔”字的第五笔是竖弯钩。 |
D.箪食陋巷(dàn) “陋”字的第八笔是竖折 |
A.万水千山疆永固 五风十雨庆丰登 |
B.犹忆同观平复帖 不堪重上倚云亭 |
C.文采千载继 辉光四时同 |
D.迎来海外三千履 望尽齐州九点烟 |

A.行书 楷书 隶书 草书 |
B.草书 隶书 行书 楷书 |
C.隶书 行书 楷书 草书 |
D.草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
A.舍弟近日放假在家,对于您的拙作,他可前去不吝赐教。 |
B.听说您今日乔迁,不巧我有事走不开,改天一定赏光拜访。 |
C.小弟前几日登门拜访,您不在家,令尊已将您的事告诉我了。 |
D.从张先生那里借的《游春图》请您早日奉还。 |
①变卖家产 ②从不吝惜 ③全民族的文化遗产 ④法书名画视为一己所有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①② | C.②①④③ | D.④③②① |

选择: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我所有的老师都学养深厚,比如说我的数学老师,他的板书也特别棒。因为我们特别喜欢他的板书,所以每次在他上数学课之前,我们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湿毛巾反复地擦拭,直到把这块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他讲数学课的时候,一边讲一边从右上角开始写那些公式、那些定理,等把课讲完,正好是一整面黑板的字。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相机把那个画面拍下来,今天装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就是一幅非常有装饰感、现代性很强的画。
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她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小题1】文章讲述了“我的语文老师”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小题2】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说说“我的语文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两点即可)
【小题3】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
【小题4】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为什么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材料一)
“叮!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是近期大热的电视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开场白。这部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百集纪录片,每集重点讲述一件文物。不同于博物馆的平面展示,这档节目深入挖掘蕴藏在文物背后的深邃历史与精彩故事,用既专业严肃又不失活泼的解说词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五分钟的视频里。
《人民日报》刊文称赞:《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5分钟微纪录的形式,将厚重的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相结合,让国宝活起来,火起来,再次掀起了“国宝文物热”。
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很难有人可以坐在电视机前静下心来看较长的纪录片。5分钟一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就像打开了一条细细的门缝,让人们能通过活泼生动的电视语言,利用哪怕乘公交、坐地铁的闲暇片刻来一窥文物的精彩,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创造。可谓“充电5分钟,穿越8000年”。
(材料二)作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的一件祭器。周武王之子,刚刚继位五年的周成王姬诵励精图治,还在距离当时王城西安三百多公里以外的洛阳建立了新的都城。一个叫“何”的同宗贵族铸了一方尊,并在尊身底部刻下122字铭文,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的功绩,以及新王对自己的告诫。后世称之为“何尊”。
“何尊”中的铭文字字千金,其中有四个字“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然而这些珍贵的铭文因为存在于尊身底部,以往,只能展示给观众纸质打印出的铭文,有一些笔画无法采集完整。这一次,为了让观众看到何尊的内部影像,分集导演孙戈霆把小镜头伸入何尊内部,用最新的存拓技术将铭文清晰呈现,还原了青铜最初金灿灿的本色。他说:“观众在博物馆里看文物,基本上都是平视视角,或者是隔着玻璃罩往里看。但在纪录片里,由于使用了新技术,观众可以360度无死角地看到文物的每一个细节,也能更好地洞察这些细节背后隐藏的信息。”如今,凭借着新技术,以及节目制作者的用心,“尊底的122字铭文没有辜负它主人的期望,跨越三个千年,将祖先的丰功伟绩展现在后人眼前。”
本集结尾的解说词令人心情澎湃,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国。”“何以为尊,我有中国”的海报宣传语正是由此得来。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的分析,总结归纳出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大热的原因。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