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19届高三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43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6

1.推断题(共1题)

1.
富马酸二甲酯(DMF)俗称防霉保鲜剂霉克星1号,曾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蔬菜、水果等防霉、防腐、防虫、保鲜,它的一条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D中官能团名称______。
(2)①的反应的类型是______,②的反应条件是______。
(3)④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可水解且生成两种产物可相互转化______。
(5)过程③由多个步骤组成,写出由C→D的合成路线_____。(其他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B……目标产物)

2.单选题(共15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通过加成反应实现的转化
B.丙基有2种同分异构体
C.乙炔和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D.烯烃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3.
下图为某有机物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名称为甲基丙烷
B.该模型为球棍模型
C.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共面
D.一定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4.
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溶液
B.控制反应液温度在
C.反应容器中应加入少许碎瓷片
D.反应完毕后应先移去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5.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
C.d的单质氧化性比a的单质氧化性强
D.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强碱
6.
12C与13C互为(  )
A.同系物B.同位素C.同素异形体D.同分异构体
7.
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形
B.氨分子常温下能被氧化成一氧化氮
C.氨分子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氨水呈碱性,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8.
下列变化过程中克服共价键的是(  )
A.二氧化硅熔化B.冰融化C.氯化钾熔化D.碘升华
9.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含有Fe2+,以下操作选择及排序正确的是(  )
①加入少量氯水 ②加入少量KI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③①B.①③C.②③D.③②
10.
实验室分离苯和水,可选用下列(  )
A.B.C.D.
11.
为了除去括号中的杂质,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加入试剂
方法
A
氯化铵溶液(FeCl3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B
KNO3(s)(少量NaCl)

结晶
C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D
乙醇(水)
新制生石灰
蒸馏
 
A.AB.BC.CD.D
12.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最适宜的试剂是(  )
A.AlCl3、氨水、稀盐酸B.、氨水、稀盐酸
C.Al、NaOH溶液、稀盐酸D.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
13.
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往母液中加入食盐的主要目的是使更多的析出
B.从母液中经过循环Ⅰ进入沉淀池的主要是和氨水
C.沉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设计循环Ⅱ的目的是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14.
某无色溶液,经测定含有Al3+、Br-、SO42-,且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不考虑水电离出来的H+和OH-),则对该溶液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可能含有B.可能含有C.一定含有D.至少含有四种离子
1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装置甲收集SO2
B. 用装置乙制备AlCl3晶体
C. 中和滴定时,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
D. 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时,先要检查是否漏液
16.
下列石油的分馏产品中,沸点最低的是
A. 汽油     B. 煤油 C. 柴油 D. 石油气

3.填空题(共2题)

17.
车辆碰撞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保护气形成安全气囊。经分析确定气囊中粉末含有Na、Al、N、O四种元素,叠氮化钠(NaN3)经碰撞后会分解为Na、N2
(1)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氧原子核外有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叠氮化钠固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则该固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填化学键名称)。
(2)在酸性溶液中,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
(3)氮和氧两种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请用一个事实说明其强弱______。
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NaCl溶液NaClO3溶液KClO3晶体
(4)①配平并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NaCl+______H2O______NaClO+______
②Ⅱ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_。
18.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1)实验前:①配制500mL 0.1 mol•L-1H2SO4,所需的定量仪器有______,②再用0.1 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_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③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④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对KNO3溶液的处理方法为______。
(2)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研究表明铁粉和活性炭粉混合使用可提高脱氮的效率,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根据图说明,地下水中的CO32-会使脱氮效率偏低可能的原因______。
(5)处理后的废液经过一定的加工步骤,可以转化为硝酸铁,用作媒染剂、铜着色剂、医药等,若0.56吨经稀H2SO4、蒸馏水洗涤并干燥后的铁粉,处理废液后,最后可以转化为硝酸铁固体______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