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5月四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41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3题)

1.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1)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①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I,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已知:
2Cu(s)+1/2O2(g)═Cu2O(s)△H=-169kJ•mol-1
C(s)+1/2O2(g)═CO(g)△H=-110.5kJ•mol-1
Cu(s)+1/2O2(g)═2CuO(s)△H=-157kJ•mol-1
则方法I发生的反应:2CuO(s)+C(s)=Cu20(s)+CO(g); △H=____________kJ/mol。
(2)氢化亚铜是一种红色固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备:4CuSO4+3H3PO2+6H2O=4CuH↓+4H2SO4+3H3PO4
该反应每转移3mol电子,生成Cu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3)氯化铜溶液中铜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c(Cl-)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c(Cl-)=9mol•L-1时,溶液中主要的3种含铜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②在c(Cl-)=1mol•L-1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含铜物种间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4)已知:Cu(OH)2是二元弱碱;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
①在铜盐溶液中Cu2+发生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已知:25℃时,Ksp[Cu(OH)2]=2.0×10-20mol3•L-3)
②电解Na2HPO3溶液可得到亚磷酸,装置如图(说明: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则产品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
A.在5-氨基四唑()中加入金属Ga,得到的盐是一种新型气体发生剂,常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1)基态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_____;
(2)5-氨基四唑中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其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在1 mol 5-氨基四唑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______。
(3)叠氮酸钠(NaN3)是传统安全气囊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剂。
①叠氮酸钠(NaN3)中含有叠氮酸根离子(N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N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②以四氯化钛、碳化钙、叠氮酸盐作原料,可以生成碳氮化钛化合物。其结构是用碳原子取代氮化钛晶胞(结构如图)顶点的氮原子,这种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
甲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上,300~400℃左右分解.
Ⅰ、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之一是:Ca(OH)2+2HCHO+H2O2=Ca(HCOO)2+2H2O+H2↑.
实验室制取时,将工业用氢氧化钙和甲醛依次加入到质量分数为30-7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2:1.2),最终可得到质量分数98%以上且重金属含量极低的优质产品.
(1)过氧化氢比理论用量稍多,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30-70℃之间,温度不易过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制备时在混合溶液中要加入微量硼酸钠抑制甲醛发生副反应外,还要加入少量的Na2S溶液,加硫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实验时需强力搅拌45min,其目的是____________;结束后需调节溶液的pH 7~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最后经结晶分离、干燥得产品.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工业碳酸钙(主要成分为CaCO3;杂质为:Al2O3、FeCO3) 为原料,先制备无机钙盐,再与甲酸钠溶液混合制取甲酸钙.结合右图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及表中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Al3+
3.0
5.0
Fe2+
5.8
8.8
 
请补充完整由碳酸钙制备甲酸钙的实验方案:称取13.6g甲酸钠溶于约20mL水,配成溶液待用,并称取研细的碳酸钙样品10g待用;____________。
提供的试剂有:a.甲酸钠,B.5mol•L-1硝酸,C.5mol•L-1盐酸,D.5mol•L-1硫酸,e.3%H2O2溶液,f.澄清石灰水。

2.单选题(共6题)

4.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放电时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绿色
B.放电时,b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VO2++V2++2H+VO2++V3++H2O
D.充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VO2++2H++e-═VO2++H2O
5.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电解饱和食盐水,c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可用于检查乙炔的还原性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6.
氨甲环酸和氨甲苯酸是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氨甲环酸、氨甲苯酸都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B.氨甲环酸、氨甲苯酸都能发生取代、氧化、缩聚等反应
C.氨甲环酸、氨甲苯酸中各有5种不同的氢原子
D.氨甲苯酸属于芳香族a-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和苯丙氨酸互为同系物
7.
下列实验现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分别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
B.品红溶液中分别通入SO2和Cl2,品红均褪色
C.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和HgC12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D.分别加热盛有NH4Cl和单质碘的试管,管口均有固体凝结
8.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 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M
B.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XZ2, X2M2, 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D.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9.
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起关键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B.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C.采用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
D.使用加酶洗衣粉,水温越高,洗涤效果更好

3.选择题(共1题)

10.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求:

4.填空题(共1题)

11.
莫沙朵林是一种镇痛药,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1)B中手性碳原子数为____________;化合物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C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I.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
Ⅱ.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Ⅲ.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4)已知E+X→F为加成反应,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已知:.化合物是合成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的中间体,请设计合理方案以为原料合成该化合物(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5.实验题(共2题)

12.
直接氧化法制备混凝剂聚合硫酸铁[Fe2(OH)n(SO4)]m(n>2,m≤10)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盐基度=×100%.式中n(OH-)、n(Fe)分别表示PFS中OH-和Fe3+的物质的量.所得产品若要用于饮用水处理,需达到盐基度指标为 8.0%~16.0%.
(1)实验加入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取样分析Fe2+浓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若溶液的pH偏小,将导致聚合硫酸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聚合反应的原理为m[Fe2(OH)n(SO4)3-n/2]⇌[Fe2(OH)n(SO4)3-n/2]m,则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产品盐基度的测定方法:
Ⅰ称取m g固体试样,置于400mL聚乙烯烧杯中,加入25mL盐酸标准溶液,再加2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摇匀,盖上表面皿.
Ⅱ室温下放置10min,再加入10mL氟化钾溶液,摇匀,掩蔽Fe3+,形成白色沉淀.
Ⅲ加入5滴酚酞指示剂,立即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的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为VmL.
Ⅳ向聚乙烯烧杯中,加入25mL盐酸标准溶液,再加2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摇匀,盖上表面皿.然后重复Ⅱ、Ⅲ做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的体积为V0mL.
①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②已知试样中Fe3+的质量分数为w1,则该试样的盐基度(w)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13.
KNO3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下面是一种已获得专利的KNO3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

(1)反应Ⅰ中,CaSO4与NH4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需在干态、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从反应Ⅳ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CaSO4的方法是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反应Ⅱ所得K2SO4中是否混有KCl的方法是:取少量K2SO4样品溶解于水,____________。
(4)整个循环流程中,需不断补充的原料除NH4HCO3外,还有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