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化合物F是有机金属化学中的常用配体,合成F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1:3; C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②两分子羰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2)由A生成B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3)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D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与G互为同系物,且G的分子式为C8H10O。G的同分异构体中,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2: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6)写出以乙醇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制备化合物CH3CH=CHCHO的合成路线_________。

已知: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1:3; C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②两分子羰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2)由A生成B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3)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D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与G互为同系物,且G的分子式为C8H10O。G的同分异构体中,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2: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6)写出以乙醇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制备化合物CH3CH=CHCHO的合成路线_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2.
在含镍酸性废水中用电解法可以实现铁上镀镍并得到氯化钠,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镀铁棒为阴极 |
B.选用镍棒替换碳棒,镀镍效果更好 |
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 ==O2↑+2H2O |
D.通电后中间隔室的NaCl溶液浓度增大 |
3.
化合物
(b)
(d)、CH
C—CH=CH2(p)的分子式均为C4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 B.d的一氯代物和二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
C.b、d、p均可与酸性髙锰酸钾溶液反应 | D.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
4.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 | 结论 |
A | 将等物质的量的乙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 | 制得纯净的氯乙烷 |
B | 蔗糖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 产物只有葡萄糖 |
C | 向苯和液溴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铁一段时间后滴入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 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
D | 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 乙烯具有还原性 |
A.A | B.B | C.C | D.D |
6.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元素W与Z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且溶于水后其水溶液显酸性。W所在周期数和族数相同,且W与Y同族、X与Z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
B.Y与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C.X与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数目之比为1∶2 |
D.W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为强酸 |
9.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Fe(NO3)3溶液中通入SO2,再滴加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氧化性:NO3->Fe3+ |
B | 将Na2O2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向其中吹入CO2 | 粉末变白,脱脂棉燃烧 | Na2O2与CO2反应放热 |
C. | 用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 色钴玻璃观察 | 火焰呈紫色 | 待测液中含钾元素 |
D | 向2支盛有5 mL相同浓度氨水的试管中分别 加入5滴相同浓度的CuCl2溶液和CaCl2溶液 | 一支试管中产生蓝色沉 淀,另一支无明显现象 | Ksp[Cu(OH)2]< Ksp[Ca(OH)2] |
A.A | B.B C. C | C.D |
3.填空题- (共1题)
11.
硫和钙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砖红色,其中红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填字母)nm。
(2)元素S和Ca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发现,石膏(CaSO4• 2H2O)中存在SO42-离子。SO42-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 基态Ca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____。钙元素和锰元素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钙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锰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氧化钙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胞的密度是ρ g • cm-3,则晶胞结构中最近的两个Ca2+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m (列算式即可,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与Ca2+紧邻O22-的个数为______。
(1)钙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砖红色,其中红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填字母)nm。
A.435 | B.500 | C.580 | D.605 E.700 |
(3)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发现,石膏(CaSO4• 2H2O)中存在SO42-离子。SO42-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 基态Ca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____。钙元素和锰元素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钙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锰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氧化钙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胞的密度是ρ g • cm-3,则晶胞结构中最近的两个Ca2+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m (列算式即可,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与Ca2+紧邻O22-的个数为______。

4.实验题- (共3题)
12.
Cr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铬矿石的主要成分为Cr2O3,并含有一定量的FeO、SiO2等杂质,工业上生产Cr2O3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焙烧后的产物Na2CrO4中Cr的化合价为_____。
(2)滤液1用H2SO4酸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CO42-+2H+=Cr2O72-+ H2O和_______,该过程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2中加蔗糖的目的是_________,滤液3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4)若向滤液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KCl固体,充分反应后可得货要的试剂K2Cr2O7。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 焙烧后的产物Na2CrO4中Cr的化合价为_____。
(2)滤液1用H2SO4酸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CO42-+2H+=Cr2O72-+ H2O和_______,该过程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2中加蔗糖的目的是_________,滤液3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4)若向滤液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KCl固体,充分反应后可得货要的试剂K2Cr2O7。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漂白粉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应用,某同学利用下列仪器在实验室进行制备漂白粉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I.氯气的制备

(1)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氯气,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漂白粉的制备
(4)已知:氯气和石灰乳在反应的过程中会放热,当温度较高时会生成Ca(ClO3)2。为了制得纯度较高的漂白粉并提高产率,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改变石灰乳的浓度和体积)。
(5)若将100 mL 12.0 mol•L-1盐酸与3.48 g MnO2反应制得的氯气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_________g。
I.氯气的制备

(1)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氯气,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漂白粉的制备
(4)已知:氯气和石灰乳在反应的过程中会放热,当温度较高时会生成Ca(ClO3)2。为了制得纯度较高的漂白粉并提高产率,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改变石灰乳的浓度和体积)。
(5)若将100 mL 12.0 mol•L-1盐酸与3.48 g MnO2反应制得的氯气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_________g。
14.
Na2S2O3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课外小组以SO2为原料制取Na2S2O3的实验步骤如下:
I. 配制混合溶液
将Na2S和Na2CO3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水,形成溶液。
II.预热、充分反应
将该溶液注入敞口反应釜中,加热反应釜一段时间,向反应釜中缓慢通入SO2至稍过量。
III.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反应结束后加热浓缩溶液,冷却至30℃以下,析出大量Na2S2O3 • 5H2O。
IV.过滤、循环反应
滤出Na2S2O3 • 5H2O,烘干脱去结晶水,母液循环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I预热时温度不宜过高,应将温度控制在50℃左右,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2)步骤II充分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V中的母液循环利用,其目的是在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的同时,提高________。
(4)为测定所得Na2S2O3产品的纯度,称取w g烘干后的Na2S2O3产品,先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再用a mol • 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2S2O32-+I2=2I-+S4O62-,且不考虑杂质与碘反应),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
I. 配制混合溶液
将Na2S和Na2CO3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水,形成溶液。
II.预热、充分反应
将该溶液注入敞口反应釜中,加热反应釜一段时间,向反应釜中缓慢通入SO2至稍过量。
III.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反应结束后加热浓缩溶液,冷却至30℃以下,析出大量Na2S2O3 • 5H2O。
IV.过滤、循环反应
滤出Na2S2O3 • 5H2O,烘干脱去结晶水,母液循环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I预热时温度不宜过高,应将温度控制在50℃左右,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2)步骤II充分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V中的母液循环利用,其目的是在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的同时,提高________。
(4)为测定所得Na2S2O3产品的纯度,称取w g烘干后的Na2S2O3产品,先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再用a mol • 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2S2O32-+I2=2I-+S4O62-,且不考虑杂质与碘反应),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