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1-8)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写出元素③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写出元素②的单质与元素⑧最高价含氧酸浓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元素形成的酸的化学式表示)
(4)①、④、⑤、⑨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其中物质X、Y、N均为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画出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写出元素③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写出元素②的单质与元素⑧最高价含氧酸浓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元素形成的酸的化学式表示)
(4)①、④、⑤、⑨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其中物质X、Y、N均为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下面是以商品级纯度铁屑(含少量锡等杂质)生产绿矾的一种方法:

已知:在H2S饱和溶液中,SnS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沉淀完全时的pH为5.5.
(1)用KSCN检验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所得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
(3)操作Ⅱ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_________;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
①除去操作I所得溶液中含有的Sn2+等杂质离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IV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
(5)操作IV得到的绿矾晶体需要洗涤,其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洗涤晶体的溶液可以是_____(填正确选项序号)。
a.冰水 b.饱和Na2SO4溶液 c.乙醇
(6)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2.8500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滴定时KMnO4溶液只与Fe2+发生反应)。
①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②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偏低(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

已知:在H2S饱和溶液中,SnS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沉淀完全时的pH为5.5.
(1)用KSCN检验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所得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
(3)操作Ⅱ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_________;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
①除去操作I所得溶液中含有的Sn2+等杂质离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IV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
(5)操作IV得到的绿矾晶体需要洗涤,其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洗涤晶体的溶液可以是_____(填正确选项序号)。
a.冰水 b.饱和Na2SO4溶液 c.乙醇
(6)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2.8500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滴定时KMnO4溶液只与Fe2+发生反应)。
①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②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偏低(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4题)
4.
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形成化合物ZY3 | B.非金属性:Z > Y |
C.最高化合价:Z > X | D.Y和W形成的单质都有较强的氧化性 |
5.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正确且设计合理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
B.可用图②所示装置及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
C.装置③可用于吸收氨气 |
D.实验室可用装置④制取NH3 |
6.
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要求 |
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
C.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3.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