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8492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4

1.综合题(共4题)

1.
(1)合成氨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已知:25℃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25℃时,取1mol N2和3mol H2置于2L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________
A.大于92.4 kJ    
B.等于92.4 kJ
C.小于92.4 kJ
③一定条件下,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
A.N2、H2、NH3的浓度相等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 N2,同时生成2amol NH3
④25℃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电解NaCl溶液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墨电极上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常温下,0.1mol/LCH3COONa溶液呈______(填“酸”、“碱”或“中”)性,溶液中c(Na+)_______c(CH3COO-)(填“>”、“<”或“=”);
②常温下,在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是:0.1mol/L盐酸______0.1mol/LNH4Cl溶液(填“>”、“<”或“=”);
③已知:20℃时,Ksp(AgCl)=1.1×10-10Ksp(AgBr)=2.0×10-13。将AgCl和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逐滴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量的关系是:m(AgCl)_______m(AgBr)(填“>”、“<”或“=”)。
2.
现有以下四种物质:
A.B.Ca(ClO)2C.NO2D.Si,请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
(2)通常状况下呈红棕色的是_________;
(3)电子工业中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_;
(4)通常状况下带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的液体是_________。
3.
(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A.食盐 B.酒精 C.苹果汁 D.葡萄糖 E.青霉素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请填序号)。
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__;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______;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的是________;医疗上用来消毒的是______;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的_______。
(2)鉴别真假羊毛衫的方法是先取样,再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一些用药常识,有利于自我保健。现有下列药物:碳酸镁、青霉素、阿司匹林、氢氧化铝。其中属于解热镇痛的药物是___________,青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药片常用淀粉作粘合剂,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
(5)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是(_______)
A.纤维素、脂肪   B.淀粉、油脂   C.蛋白质、高级烃   D.蛋白质、水
4.
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表中代表金属元素的字母有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最简气态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i______k(填“<”或 “>”)。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a________c(填“<”或 “>”)
(4) 写出b与j元素组成的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

2.单选题(共8题)

5.
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多种产物,其中不能生成的是()
A.CH3ClB.CCl4C.HClD.H2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
7.
考古中常利用146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碳的146C核素的中子数是
A.6B.8C.14D.20
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移走加热的蒸发皿D.加热液体
9.
安全是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的保障。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B.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气钢瓶口检查是否漏气
C.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配制稀硫酸
10.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H2B.NH3C.NOD.O2
11.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家通过3年探索土壤中,初步揭开了“长寿之乡”如皋 “寿星”多的秘密:与当地土壤中硒含量息息相关。科研人员发现,当地百岁老人的血液中硒含量比正常人高3倍。硒有抗衰老的作用。这里的“硒”应理解为(  )
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
12.
下列金属的冶炼原理中,属于热分解法的是:
A.2HgO  2Hg+O2B.Fe3O4+4CO  3Fe+4CO2
C.Fe+CuSO4 =Cu+FeSO4D.2NaCl(熔融)  2Na+Cl2

3.选择题(共2题)

13.

有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标有N、S的是磁铁,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14.

有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标有N、S的是磁铁,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4.填空题(共1题)

15.
乙酸和乙醇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与乙醇可发生如下反应:CH3COOH+H OC2H5 CH3COOC2H5+H2O
⑴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取代”或“加成”);
⑵其中含有羧基官能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下图装置进行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探究。

(1)提出假设:
假设一:加热时,稀H2SO4与Cu能反应。
假设二:加热时,浓H2SO4与Cu能反应。
(2)设计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将Cu丝与稀H2SO4接触,加热
试管B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2
将Cu丝与浓H2SO4接触,加热
试管B中溶液褪色
 
实验前,试管B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填“品红”或“酚酞”)溶液。
(3)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强氧化性  B.脱水性  C.吸水性
(4)问题与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该装置不完善,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了一种大气污染物,该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他建议在试管B口塞一团棉花,该棉花最好浸泡下列哪种溶液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稀盐酸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②该兴趣小组在探究Cu与浓H2SO4反应时,将质量5.0 g可移动Cu丝部分伸入浓H2SO4中,充分反应后,Cu丝剩余3.4 g,将试管A中液体稀释成100 mL溶液。该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