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将多磷酸钠溶液通过氢型阳离子交换柱,进行Na+与H+的交换,得到多磷酸。经科学研究表明,磷酸和多磷酸的结构分别为:
(磷原子几乎处在四面体的中心,三个羟基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交换后的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在消耗NaOH溶液 42.00mL和50.00mL时各有一个滴定终点。请回答:
⑴有2个滴定终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n的值为__________,写出计算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有2个滴定终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n的值为__________,写出计算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2.
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B. 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C. 除去FeC1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1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D. 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加AgNO3溶液后过滤
A. 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B. 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C. 除去FeC1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1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D. 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加AgNO3溶液后过滤
3.
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三元素中2种或3种组成,相等物质的量的A和B分别燃烧时,消耗相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则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不可能是(n为小于5的正整数)
A.44n | B.18n | C.14n | D.0 |
4.
下列有关比较中,大小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A. 热稳定性:PH3>H2S>HBr>NH3
B. 物质的熔点:石英>食盐>冰>汞
C. 结合质子的能力:CO32->CH3COO->SO42-
D.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I3溶液
A. 热稳定性:PH3>H2S>HBr>NH3
B. 物质的熔点:石英>食盐>冰>汞
C. 结合质子的能力:CO32->CH3COO->SO42-
D.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I3溶液
5.
实验中需用2.0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 ( )。
A.950 mL;201.4 g | B.1 000 mL;212.0 g |
C.100 mL;21.2 g | D.500 mL;100.7 g |
6.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 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试液一定是碱溶液
B. 无色试液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结论:试液中含有醛类物质
C. 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Na+
D. 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含氢氧化钙
A. 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试液一定是碱溶液
B. 无色试液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结论:试液中含有醛类物质
C. 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Na+
D. 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含氢氧化钙
3.选择题- (共4题)
10.
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有匀强电场,AA′、BB′、CC′是该电场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为0.5cm,其中BB′为零势面。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沿AA′方向以初动能EK自图中的p点进入电场,刚好从C′点离开电场。已知PA′=2cm,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实验题- (共2题)
11.
(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
A.用10 mL量筒量取稀硫酸溶液 8.0 mL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KMnO4溶液 19.60 mL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E.圆底烧瓶、锥形瓶、蒸发皿加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
(2)根据右图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序号)

A.漏气 B.不漏气 C.不能确定
②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序号) A.漏气 B.不漏气 C.不能确定
A.用10 mL量筒量取稀硫酸溶液 8.0 mL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KMnO4溶液 19.60 mL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E.圆底烧瓶、锥形瓶、蒸发皿加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
(2)根据右图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序号)

A.漏气 B.不漏气 C.不能确定
②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序号) A.漏气 B.不漏气 C.不能确定
12.
下图所示装置为铜跟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盛放药品前,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装置A中放入有关药品后,打开活塞K,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烧瓶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是(填写字母代号)________;
a.水 b.浓溴水 c.KMnO4酸性溶液 d.NaHSO3饱和溶液
Ⅱ.两位同学设计了下述两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无色混合气体中含有CO2和SO2.

试评价上述各方案是否严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1)盛放药品前,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装置A中放入有关药品后,打开活塞K,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烧瓶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是(填写字母代号)________;
a.水 b.浓溴水 c.KMnO4酸性溶液 d.NaHSO3饱和溶液
Ⅱ.两位同学设计了下述两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无色混合气体中含有CO2和SO2.

试评价上述各方案是否严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