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有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问题一)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
(查阅资料1)①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为氧化铁,因此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有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两种;②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和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③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铁的氧化物也能和稀盐酸反应,但无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将铁丝燃烧后得到的黑色物质冷却,然后研碎,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铁。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氧化铁呢?
(查阅资料2)①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分解温度见下表;②氧化铁高温分解成四氧化三铁。
(理论讨论)根据上述探究以及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在___________之间,此温度范围氧化铁已分解。
(拓展延伸)
(1)氧化铁高温分解可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2)有些食品包装盒内放有少量黑色的氧化亚铁,若粉末的颜色______________,就说明包装盒漏气,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问题三)氧化铁、二氧化锰在物质的分类上都属于氧化物,氧化铁也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吗?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氧化铁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讨论交流)
(1)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中符号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问题一)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
(查阅资料1)①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为氧化铁,因此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有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两种;②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和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③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铁的氧化物也能和稀盐酸反应,但无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将铁丝燃烧后得到的黑色物质冷却,然后研碎,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铁。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氧化铁呢?
(查阅资料2)①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分解温度见下表;②氧化铁高温分解成四氧化三铁。
(理论讨论)根据上述探究以及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在___________之间,此温度范围氧化铁已分解。
| 四氧化三铁 | 氧化铁 | 铁 |
分解温度/℃ | 1538 | 1400 | / |
熔点/℃ | / | / | 1535 |
(拓展延伸)
(1)氧化铁高温分解可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2)有些食品包装盒内放有少量黑色的氧化亚铁,若粉末的颜色______________,就说明包装盒漏气,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问题三)氧化铁、二氧化锰在物质的分类上都属于氧化物,氧化铁也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吗?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 |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
(实验结论)氧化铁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讨论交流)
(1)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中符号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B和G均是黑色固体,B和F的溶液混合后也能产生D;J能用于光合作用。

(1)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B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A加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M和稀盐酸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
(3)写出J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应用:_______________。

(1)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B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A加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M和稀盐酸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
(3)写出J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应用: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6题)
3.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3g的食盐固体 |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D.用50mL酒精和50mL蒸馏水配制100mL酒精溶液 |
4.
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
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
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
5.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氮气和二氧化碳 | 使用燃着的木条 |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
B | 硬水和软水 | 加入肥皂水,振荡 | 加入明矾,振荡 |
C |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加二氧化锰 | 观察颜色 |
D | 氧气和二氧化碳 | 使用带火星的木条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A.A | B.B | C.C | D.D |
6.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人类不缺淡水 |
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C.沿海居民常用过滤海水的方法得到淡水 |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
7.
2016年9月30日,扬州市正式获得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权,2021扬州世园会的主题是“绿色城市,健康生活”,下面不符合这个主题的行为是( )
A.爱护花草树木 | B.随意排放废水 |
C.分类回收垃圾 | D.绿色低碳出行 |
4.填空题- (共2题)
9.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____。家庭净水器中常用___________ (填一物质名称)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家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____。家庭净水器中常用___________ (填一物质名称)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家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0.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A试管 B坩埚钳 C石棉网 D集气瓶 E广口瓶 F胶头滴管 G量筒,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选取相应的序号填空。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3)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4)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
(5)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
(6)无“0”刻度的量器是 。
现有A试管 B坩埚钳 C石棉网 D集气瓶 E广口瓶 F胶头滴管 G量筒,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选取相应的序号填空。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3)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4)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
(5)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
(6)无“0”刻度的量器是 。
5.实验题- (共2题)
11.
根据已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反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 (填装置序号)。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最终若俯视量筒中水,读数为20.0 mL,则氧气的体积将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0 mL。
(4)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将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氨气(NH3)。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钱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装置,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D装置收集氨气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

(1)请写出图中标号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反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 (填装置序号)。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最终若俯视量筒中水,读数为20.0 mL,则氧气的体积将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0 mL。
(4)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将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氨气(NH3)。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钱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装置,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D装置收集氨气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