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 g。
(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3)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 (共15题)
A.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D.过氧化氢溶液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8 | 32 | 5 | 4 |
反应后物质质量/g | X | 4 | 5 | 24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 D.X的数值为16 |
A. 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 20℃,1g镁在1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氧化镁2g
C. 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 20℃,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2个水分子
A.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分解产物也相同
B.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C. 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因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该变化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A.1︰2 | B.1︰5 | C.1︰4 | D.21︰79 |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
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
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
A.通过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
B.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
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
3.选择题- (共3题)
Sydney Tower(塔) Address: 100 Market St, Sydney Phone: 02 93339222 Fax:(传真) 02 93339203 Open time: 9:00 am to 10:30 pm (Saturdays to 11:30 pm) Ticket: $ 60 (for an adult); $ 30 (for a child) Website: www. sydneytower.com.cn How to get there: train to Town Hall Station and a short walk along Market Street How to book tickets: by phone / fax or through the Web Attraction: Sydney's best views(景点) are just the beginning! Sydney Tower takes you to the highest point about Sydney for exciting 360 views of our beautiful city. |
4.填空题- (共7题)

(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
变化Ⅰ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____变化 ;
变化Ⅱ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____变化。

(1)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____;
(3)上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Cu+O2

(2)H2O

①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②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 ;
③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④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欲分离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可用________收集氧气,其中_______收集的氧气更纯净
(4)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 + H2SO4(稀)= H2S↑+Fe SO4 ,则应选择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来作发生装置。
(5)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_____________装置来收集NO。
(6)某同学在观察到发生装置中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开始用E收集气体,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