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图甲是电解水的装置,a端产生的气味是__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
(2)图乙是简易净水器,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作用,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漂白粉可用于用水消毒,其有效成分为Ca(ClO)2,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X+Ca(Cl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量氯化钠_________g,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1)图甲是电解水的装置,a端产生的气味是__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
(2)图乙是简易净水器,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作用,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漂白粉可用于用水消毒,其有效成分为Ca(ClO)2,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X+Ca(Cl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量氯化钠_________g,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3.
老师表演了一个“滴水生火”的小魔术: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
小华同学对“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产生兴趣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烧瓶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火烟,试管外壁发热。该现象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生成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白烟会污染环境,此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小华为进一步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从实验室中找到一瓶未盖瓶盖的过氧化钠,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足量水,未观察到气泡。他认变过氧化钠已经变质,请你和他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还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变质后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NaOH和Na2CO猜想四:Na2O2、NaOH和Na2CO3
结合实验,你认为猜想___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拓展延伸】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也生成氧气,潜水艇中常利用该反应来提供氧气。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小华同学对“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产生兴趣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烧瓶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火烟,试管外壁发热。该现象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生成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白烟会污染环境,此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小华为进一步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从实验室中找到一瓶未盖瓶盖的过氧化钠,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足量水,未观察到气泡。他认变过氧化钠已经变质,请你和他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还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变质后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NaOH和Na2CO猜想四:Na2O2、NaOH和Na2CO3
结合实验,你认为猜想___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试管中继续滴加过量的氨水化钡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______________ | 猜想二成立 |
【拓展延伸】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也生成氧气,潜水艇中常利用该反应来提供氧气。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钾、氯化钡、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填化学式,下同),白色沉淀是___。
(2)该粉末的组成有__________种情况,请写出含阳离子种类最少的一种组合_____﹙填化学式)。

(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填化学式,下同),白色沉淀是___。
(2)该粉末的组成有__________种情况,请写出含阳离子种类最少的一种组合_____﹙填化学式)。
4.单选题- (共20题)
10.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有机化合物都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
15.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
B.CO2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
C.CO有毒,它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17.
将m克Zn加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克。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①滤渣中加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液中可能含有Zn(NO3)2和AgNO3;③滤渣中可能含有3种物质;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Cu(NO3)2。判断合理的个数为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19.
如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20℃时,a、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C.50℃时,把50g的a物质加入50g水中得到a的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的质量为75g |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
2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时,瓶口有白烟 |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向氢氧化钠溶液加紫色蕊溶液,溶液变红 |
23.
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相对应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
B |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
C | 除去MnO2中的少量KCl | 加入足量的水、溶液、过滤、干燥 |
D | 除去KCl中的少量K2CO3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
A.A | B.B | C.C | D.D |
5.填空题- (共3题)
2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氧原子______________; ②铝离子_______________;
③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数字“2”的含义:
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写化学方程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氧原子______________; ②铝离子_______________;
③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数字“2”的含义:
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写化学方程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
26.
(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将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维生素A b.小苏打 c.生石灰 d.氧气
①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缺乏后会引起夜盲症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做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④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______。
(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①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_和天然气等。开发利用的其他能源有核能、潮汐能和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等。
②2017年4月16日,昆明主城区天然气置换工作完成,为了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常在天然气中加入特殊气味的乙硫醇。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燃气泄漏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_____。
a.维生素A b.小苏打 c.生石灰 d.氧气
①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缺乏后会引起夜盲症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做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④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______。
(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①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_和天然气等。开发利用的其他能源有核能、潮汐能和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等。
②2017年4月16日,昆明主城区天然气置换工作完成,为了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常在天然气中加入特殊气味的乙硫醇。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燃气泄漏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_____。
27.
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下列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黄铜 b.铝 c.生铁
(2)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在自然界主要以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为了防止铁栏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进行如下实验:
由实验可知,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__________B(填“>”或“<”),若金属A为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下列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黄铜 b.铝 c.生铁
(2)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在自然界主要以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为了防止铁栏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 | ![]() |
实验现象 |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 | 金属表面无明显现象 |
由实验可知,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__________B(填“>”或“<”),若金属A为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28.
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实验室选用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若选用装置C为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下图所示,在导管口没有看到气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烧杯中未装满水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实验室选用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若选用装置C为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下图所示,在导管口没有看到气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烧杯中未装满水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