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8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4358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5

1.综合题(共1题)

1.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图甲是电解水的装置,a端产生的气味是__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
(2)图乙是简易净水器,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作用,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漂白粉可用于用水消毒,其有效成分为Ca(ClO)2,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X+Ca(Cl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量氯化钠_________g,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40g某氢氧化钠溶液与100g9.8%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温馨提示:H2SO4+2NaOH==Na2SO4+2H2O)

3.科学探究题(共2题)

3.
老师表演了一个“滴水生火”的小魔术: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
小华同学对“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产生兴趣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烧瓶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火烟,试管外壁发热。该现象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生成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白烟会污染环境,此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小华为进一步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从实验室中找到一瓶未盖瓶盖的过氧化钠,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足量水,未观察到气泡。他认变过氧化钠已经变质,请你和他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还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变质后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NaOH和Na2CO猜想四:Na2O2、NaOH和Na2CO3
结合实验,你认为猜想___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继续滴加过量的氨水化钡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拓展延伸】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也生成氧气,潜水艇中常利用该反应来提供氧气。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钾、氯化钡、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填化学式,下同),白色沉淀是___。
(2)该粉末的组成有__________种情况,请写出含阳离子种类最少的一种组合_____﹙填化学式)。

4.单选题(共20题)

5.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铜丝折弯C.海水晒盐D.纸张燃烧
6.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aCO3CaO+CO2B.C+2CuO2Cu+CO2
C.CuCl2+2NaOH=Cu(OH)2↓+2NaClD.S+O2SO2
7.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D.甲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8.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石灰水C.果汁D.河水
9.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食盐   NaCLB.熟石灰  CaOC.纯碱  NaOHD.酒精  CH3OH
10.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有机化合物都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11.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B.①③表示的是离子
C.③④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④元素组成的物质由离子构成
12.
锰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锰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25B.属于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为Mn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13.
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2C.+2D.+4
14.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5.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B.CO2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C.CO有毒,它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6.
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
A.不锈钢餐具B.纯棉毛巾
C.玻璃杯D.塑料筐
17.
将m克Zn加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克。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①滤渣中加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液中可能含有Zn(NO32和AgNO3;③滤渣中可能含有3种物质;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Cu(NO32。判断合理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
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C.若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蒸发操作中,将蒸发皿中的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19.
如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20℃时,a、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50℃时,把50g的a物质加入50g水中得到a的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的质量为75g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2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时,瓶口有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向氢氧化钠溶液加紫色蕊溶液,溶液变红
2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B.取用固体粉末
C.加热液体D.取用液体
22.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KNO3B.K2CO3C.Ca(H2PO42D.CO(NH22
23.
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相对应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B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
除去MnO2中的少量KCl
加入足量的水、溶液、过滤、干燥
D
除去KCl中的少量K2CO3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A.AB.BC.CD.D
24.
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多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是指
A.单质B.原子C.元素D.分子

5.填空题(共3题)

2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氧原子______________; ②铝离子_______________;
③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数字“2”的含义:
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写化学方程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
26.
(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将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维生素A b.小苏打 c.生石灰 d.氧气
①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缺乏后会引起夜盲症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做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④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______。
(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①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_和天然气等。开发利用的其他能源有核能、潮汐能和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等。
②2017年4月16日,昆明主城区天然气置换工作完成,为了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常在天然气中加入特殊气味的乙硫醇。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燃气泄漏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_____。
27.
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下列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黄铜 b.铝    c.生铁
(2)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在自然界主要以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为了防止铁栏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
金属表面无明显现象
 
由实验可知,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__________B(填“>”或“<”),若金属A为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8.
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实验室选用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若选用装置C为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下图所示,在导管口没有看到气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烧杯中未装满水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