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434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3

1.简答题(共1题)

1.
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1)现要配制12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 kg;
(2)用60 k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 kg。

2.单选题(共11题)

2.
乙硫醇(化学式为 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体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2
B. 乙硫醇中 C、H、S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6:1
C.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
D. 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4.
如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B.
C.D.
5.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6.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
A.Mg——金属镁
B.——镁原子
C.——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
D.N2——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7.
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锌、锗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0  Zn

65.38
 
32 Ge

72.63
 
A.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B.锌原子核内有32个质子
C.锗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锗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2
8.
同学们进入九年级了,要用“洪荒之力”好好拼搏一年呦!你知道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达尔文
C.拉瓦锡
D.牛顿
 
A. A B. B   C. C   D. D
9.
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10.
碘酸钙是一种补碘、补钙的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a(IO32 ,碘酸钙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 5B.+1C.-1D.+7
11.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失误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装瓶时,有溶液洒出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溶解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12.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
C.检查装置气密性D.过滤

3.填空题(共5题)

13.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
①表示的是________, ②表示的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
C.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3)下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
② 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相同。
③ 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___不同。
1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
(4)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
15.
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每天饮用可补充人们对钙等营养物质的需求。其中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间题:
(1)牛奶中的钙主要以磷酸钙〔Ca3(PO42]的形式存在,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0,其计算式为
(2)磷酸钙中钙、磷、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0.1%)。
(3)通常中学生每天需从牛奶中补充550 mg的钙,若一盒牛奶为250 mL,则理论上每天应喝 盒牛奶。
16.
微山湖是我省著名的风景区。某实验小组学对微山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微山湖水属于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为了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______________进行鉴别;
(3)某次下雨后该实验小组从微山湖支流蟠龙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请回答: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该操作中必须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③同学们查阅资料后发现:含氮的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__________。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4)注意饮水安全,保证人体健康,在天然水净化过程中,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此外还需加入漂白粉消毒杀菌,其有效成分为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7.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这种物质是__(填字母)。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①溶解  ②称量和量取 ③计算 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1.0g药品溶于水配制成4.0mL溶液a;
②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
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
④取0.4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3。则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18.
请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3)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如果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_________端通入,此时如何验满__________;如果将F装置装满水时收集氧气由______端通入(填“a”或“b”)。
(5)甲烷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 ________。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①下述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___(多选,填序号)。
A.都是化合反应B.都是氧化反应C.生成物都是固体D.都需要点燃E.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②在做甲、丙两个实验时,事先都需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丙中的水吸收生成的气体,避免污染空气,甲中的水作用是:__________。
③请写出符号表达式:
铁丝燃烧________;红磷燃烧_______。
19.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______;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时要掌握正确的实验技能。

①图甲所示的蒸发操作中,实验结束要等___________时,再熄灭酒精灯;
②图乙表示称量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