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常见的五种盐A、B、C、D、E,它们的阳离子可能是Na+、NH4+、Cu2+、Ba2+、Al3+、Ag+、Fe3+,阴离子可能是Cl-、NO3—、SO42—、CO32—,已知:
①五种盐均溶于水,水溶液均为无色;
②D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③A的溶液呈中性,B、C、E的溶液呈酸性,D的溶液呈碱性;
④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NO3)2溶液,只有A、C的溶液不产生沉淀;
⑤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E和C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继续加氨水,C中沉淀消失;
⑥把A的溶液分别加入到B、C、E的溶液中,均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已知:向Ag+溶液中滴加氨水,先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盐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_____;所含阴离子相同的两种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D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3)A和C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E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若要检验B中所含的阳离子,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五种盐均溶于水,水溶液均为无色;
②D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③A的溶液呈中性,B、C、E的溶液呈酸性,D的溶液呈碱性;
④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NO3)2溶液,只有A、C的溶液不产生沉淀;
⑤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E和C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继续加氨水,C中沉淀消失;
⑥把A的溶液分别加入到B、C、E的溶液中,均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已知:向Ag+溶液中滴加氨水,先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盐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_____;所含阴离子相同的两种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D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3)A和C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E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若要检验B中所含的阳离子,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2题)
2.
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主要用于电镀工业的镀锡、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着色、印染工业的媒染剂、双氧水去除剂等。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难溶物Sn(OH)Cl(碱式氯化亚锡)。
III.Sn(OH)2的性质与Al(OH)3性质相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Ⅰ得到沉淀是SnO,得到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Ⅰ得到沉淀SnO后,要进行“过滤、漂洗”的操作,检验SnO是否洗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滤液I溶质的成分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4)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反应Ⅱ之后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6)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所用锡粉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 + 2HCl=SnCl2 + 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6FeCl2 + K2Cr2O7 + 14HCl =6FeCl3 + 2KCl + 2CrCl3 +7H2O,取1. 226 g 锡粉样品,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0 mol/L K2Cr2O7溶液32.00 mL。则该锡粉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难溶物Sn(OH)Cl(碱式氯化亚锡)。
III.Sn(OH)2的性质与Al(OH)3性质相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Ⅰ得到沉淀是SnO,得到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Ⅰ得到沉淀SnO后,要进行“过滤、漂洗”的操作,检验SnO是否洗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滤液I溶质的成分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4)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反应Ⅱ之后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6)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所用锡粉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 + 2HCl=SnCl2 + 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6FeCl2 + K2Cr2O7 + 14HCl =6FeCl3 + 2KCl + 2CrCl3 +7H2O,取1. 226 g 锡粉样品,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0 mol/L K2Cr2O7溶液32.00 mL。则该锡粉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3.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氧化剂和漂白剂。
(1)亚氯酸钠(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通过查阅文献发现: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该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NaClO2晶体:

①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已知装置B中的产物有ClO2气体,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ClO2-、ClO3-、Cl-、ClO-、OH-外还可能含有一种阴离子是_____,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④反应结束后,先将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在55℃条件下减压蒸发结晶,然后趁热过滤,再用38℃~60℃的温水洗涤,最后在低于60℃条件下干燥,得到NaClO2晶体。如果撤去装置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亚氯酸钠(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通过查阅文献发现: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该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NaClO2晶体:

①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已知装置B中的产物有ClO2气体,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ClO2-、ClO3-、Cl-、ClO-、OH-外还可能含有一种阴离子是_____,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④反应结束后,先将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在55℃条件下减压蒸发结晶,然后趁热过滤,再用38℃~60℃的温水洗涤,最后在低于60℃条件下干燥,得到NaClO2晶体。如果撤去装置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2题)
4.
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或实验装置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仪器或装置 |
A | 除去KCl中少的 MnO2 | 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 |
B | 用10mol/L的盐酸配制100mL0.1mol/L的盐酸 | 100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 |
C | 用氯化钠溶液制备氯化钠晶体 | ![]() |
D | 用右图装置验证SO2的漂白性 | ![]() |
A.A | B.B | C.C | 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