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取30g氯化钠和氯化钡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2.3g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再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硫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3.3g沉淀。
请计算:
(1)所用硫酸钠溶液的质量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请计算:
(1)所用硫酸钠溶液的质量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8种不同物质,其中D为铁锈的主要成分,A~G均含有同一种元素,F广泛应用于造纸制玻璃及印染工业,H中只含有两种元素。A、B、C、E、F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反应②放热。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2)G的化学式_____。
(3)物质A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②_____。

(1)E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2)G的化学式_____。
(3)物质A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②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I.初步探究: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一定没有BaCl2。
(交流讨论)小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aOH.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題)无色溶液M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_____。
(探究与结论)
步骤A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完成了这次实验探究活动。
I.初步探究: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一定没有BaCl2。
(交流讨论)小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aOH.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題)无色溶液M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_____。
(探究与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
步骤A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完成了这次实验探究活动。
4.单选题- (共7题)
5.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解释正确的是( )
A.门把手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
B.洗涤剂洗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
C.钢的性能优于生铁﹣钢的含碳量比生铁高 |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
7.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碳酸钙中的氧化钙 | 高温煅烧 |
B | 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
C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加水溶解、蒸发 |
D | 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 | 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 |
A.A | B.B | C.C | D.D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在水中加入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 |
B.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产品,因此是化学变化 |
C.为了降低成本可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
D.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
9.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下列做法与这种愿望不符的是( )
A.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
B.工厂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
C.出行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减少使用私家车 |
D.开发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
10.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只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NaOH、HNO3、KNO3 | B.H2SO4、BaCl2、NaCl |
C.CuSO4、NaCl、HCl | D.Na2CO3、CaCl2、KCl |
5.填空题- (共4题)
11.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靠自来水厂供给。在自来水厂里,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氯气,其目的是_____。
(2)生活中常用_____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欲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后,立即盛装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
B 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 若将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入90g水
D 氯化钠固体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
B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 净水器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靠自来水厂供给。在自来水厂里,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氯气,其目的是_____。
(2)生活中常用_____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欲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后,立即盛装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
B 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 若将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入90g水
D 氯化钠固体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
B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 净水器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12.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P点的含义_____。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水蒸发),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将t3℃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a>b
B t3℃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a溶液
C 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b<a=c

(1)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P点的含义_____。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水蒸发),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将t3℃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a>b
B t3℃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a溶液
C 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b<a=c
13.
2019年6月6日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女排联赛香港站冠军。
(1)牛肉炖西红柿是很多女排运动员比较喜爱的一道美食,其中西红柿中富含的营养素(除水外)是_____。
(2)大米是水稻磨制而成的。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离不开施肥,NH4NO3是农业上常用的_____(填“氮”、“钾”或“磷”)肥,但不能跟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原因是_____。
(3)女排运动员使用的下列物品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玻璃水杯
B 纯棉毛巾
C 手机塑料外壳
(1)牛肉炖西红柿是很多女排运动员比较喜爱的一道美食,其中西红柿中富含的营养素(除水外)是_____。
(2)大米是水稻磨制而成的。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离不开施肥,NH4NO3是农业上常用的_____(填“氮”、“钾”或“磷”)肥,但不能跟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原因是_____。
(3)女排运动员使用的下列物品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玻璃水杯
B 纯棉毛巾
C 手机塑料外壳
6.实验题- (共2题)
15.
入图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收集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G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

(1)装置G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