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过去教材中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装置如图所示,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250mL)氧气大约8~10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

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1)探究一: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下表是小组同学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
请你分析并回答: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_____,铁燃烧时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与_____有关,表中未填的一项你估计应当是________。
(2)探究二: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火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构成的。
(3)探究三: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由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1)探究一: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下表是小组同学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
物质 | 镁条 | 含碳0.05%的铁丝 | 含碳0.2%的铁丝 | 含碳0.6%的铁丝 |
燃烧时的现象 |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 未填 |
请你分析并回答: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_____,铁燃烧时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与_____有关,表中未填的一项你估计应当是________。
(2)探究二: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火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构成的。
(3)探究三: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2.简答题- (共2题)
4.
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2KClO3
2KCl+3O2↑
方法二:2H2O2
2H2O+O2↑
(1)方法一和方法二中MnO2都作为反应的________;
(2)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方法一:2KClO3

方法二:2H2O2

(1)方法一和方法二中MnO2都作为反应的________;
(2)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3.单选题- (共7题)
5.
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图中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
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
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
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
7.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 ②固定装置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连接仪器 ⑤加热 ⑥收集气体 ⑦撤酒精灯 ⑧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④①②⑤⑥⑧⑦ | B.③④①②⑤⑥⑦⑧ |
C.④③①②⑤⑥⑧⑦ | D.④③①②⑤⑥⑦⑧ |
4.选择题- (共1题)
5.实验题- (共5题)
13.
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A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试管中放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
(2)该图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____;
(3)B图中,当观察到________(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1)写出图A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试管中放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
(2)该图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____;
(3)B图中,当观察到________(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14.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下列酒精灯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A B C D E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下列酒精灯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15.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其收集装置可选择 ________(填编号);
(3)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制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溶于水.请选择一套制取并收集硫化氢气体的装置 ________(填编号)。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其收集装置可选择 ________(填编号);
(3)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制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溶于水.请选择一套制取并收集硫化氢气体的装置 ________(填编号)。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
(2)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_,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3)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________。
①天然气燃烧 ②缓慢氧化 ③光合作用 ④钢铁生锈
(4)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5)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________。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
(2)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_,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3)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________。
①天然气燃烧 ②缓慢氧化 ③光合作用 ④钢铁生锈
(4)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5)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