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180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简答题(共3题)

1.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开始对月球进行勘探,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1)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以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工业上制取氧气、氢气方法有:
①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
②水电解法制氢气:可在水电解器的两极上分别制得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电源________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
③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H2和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这个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
④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但从上述两种制法看,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 .
(2)“嫦娥”和“玉兔”的“身体”表面覆盖着用有机材料聚酰亚胺加入金或银制成的薄膜,具有极好的隔热性能,加入金或银的聚酰亚胺薄膜属于________材料.
(3)“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还在月球物质中捕获到来自太阳风的Ar﹣36、Ar﹣38.
①铁橄榄石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
②Ar﹣36与Ar﹣38在原子构成微粒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 .
2.
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
(2)什么时候才能收集气体?________ ;
(3)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的原因是________ .
3.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注意: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________ 。
(2)盛有药品的试管口应________ 。
(3)在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________ 。
(4)收集气体时,应待气泡________ 时再收集。
(5)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__ 。

2.单选题(共7题)

4.
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B.氧气易溶于水,但不和水反应
C.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般采用排水法进行收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导管口放出气泡时,即刻进行收集B.集气瓶收集氧气后,从水槽中移出,盖上玻璃片
C.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D.由于氧气不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y可以表示(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固体中MnO2的质量
C.生成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7.
在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若如图中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表示的是(  )
A.氯酸钾的质量B.钾元素的质量C.二氧化锰的质量D.生成氧气的质量
8.
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9.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B.液体加热
C.读液体的体积D.稀释浓硫酸
10.
实验室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双氧水与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使反应慢点进行而又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则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逐滴加入双氧水B.加水稀释C.减少双氧水的用量D.降低温度

3.选择题(共1题)

11.
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4.填空题(共1题)

12.
写出下列各实验中先要进行的一项: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①将导管伸入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②加热.
B.探究某可燃物的组成,应将其燃烧产物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②无水硫酸铜.
C.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应依次加入:①水;②浓硫酸.

5.实验题(共2题)

13.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要在试管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装置,其原因是________;   
(5)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
14.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2)用装置B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