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 H2O ═Ca(HCO3)2,联想到实验室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Ca(OH)2+CO2═CaCO3↓ +H2O,对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产生了浓度的兴趣。
(提出问题)一定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1)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氢盐都是可溶于水的,BaCO3难溶于水。
(4)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1)溶质为NaOH和Na2CO3;
(2)溶质为Na2CO3;
(3)溶质为 (填化学式);
(4)溶质为NaHCO3。
(设计实验)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1)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1)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
(2)同学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教材,发现遇热或压强变小时:Ca(HCO3)2=CaCO3↓+CO2↑ +H2O,纷纷提出,干粉灭火器中用NaHCO3灭火的反应原理与之相似,试写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应用)(1)同学们回忆起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心想:如果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请你描述一下: 。
(2)老师投影图片﹣新化县的梅山龙宫,冷水江市的波月洞,涟源市的藏经阁,双峰县的药王洞…宛如人间仙境的美丽溶洞,竟然是文中两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创造?!同学们不禁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咋不决口,纷纷表示“娄底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提出问题)一定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1)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氢盐都是可溶于水的,BaCO3难溶于水。
(4)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1)溶质为NaOH和Na2CO3;
(2)溶质为Na2CO3;
(3)溶质为 (填化学式);
(4)溶质为NaHCO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pH=9 | 该溶液显碱性 |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 有 生成 | 猜想(4)不成立 |
(3)取步骤(2)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 有气泡冒出 | 猜想(1)和(2)不成立 |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1)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1)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
(2)同学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教材,发现遇热或压强变小时:Ca(HCO3)2=CaCO3↓+CO2↑ +H2O,纷纷提出,干粉灭火器中用NaHCO3灭火的反应原理与之相似,试写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应用)(1)同学们回忆起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心想:如果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请你描述一下: 。
(2)老师投影图片﹣新化县的梅山龙宫,冷水江市的波月洞,涟源市的藏经阁,双峰县的药王洞…宛如人间仙境的美丽溶洞,竟然是文中两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创造?!同学们不禁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咋不决口,纷纷表示“娄底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2.流程题- (共1题)
2.
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种操作,其名称是_________。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 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 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04% B.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E.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种操作,其名称是_________。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 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 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04% B.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E.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3.计算题- (共1题)
3.
某化学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化工产生产的纯碱样品(已知杂质只含氯化钠)的纯度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并探究如下:①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加55.65g水配成溶液;②向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中产生的沉淀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反应至A点时恰好完全反应;③过滤,测得所得滤液为100g14.3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忽略不计)。试求:

(1)完全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水的质量为 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无计算过程不给分)

(1)完全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水的质量为 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无计算过程不给分)
4.单选题- (共9题)
4.
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A.变红色 | B.变蓝色 | C.变白色 | D.不变色 |
8.
如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溶解度 /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38.4 |
KNO3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A.NaCl的溶解度比KNO3的溶解度大 |
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
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
D.60℃时,将11gKNO3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刚好饱和 |
10.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有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FeSO4溶液(CuSO4) | 加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CO2(CO) |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 |
C | H2(HCl) | 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
D | KClO3(KCl) |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
A.A | B.B | C.C | D.D |
11.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碱:生石灰、熟石灰、烧碱 |
B.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
C.复合肥料:KNO3、NH4H2PO4、(NH4)2HPO4 |
D.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
12.
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A.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
B.扑灭森立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
C.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
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
5.填空题- (共3题)
13.
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
①Na、Cl ②O、S ③F、Cl ④Cl、Ar
(2)如图2所示结构是由氟原子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 。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
①Na、Cl ②O、S ③F、Cl ④Cl、Ar
(2)如图2所示结构是由氟原子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 。
14.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
(2)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再写出一条有效途径: 。
(1)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
(2)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再写出一条有效途径: 。
15.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中国铁锅是具有推广价值的一种烹饪工具,用铁锅做菜,其优点是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___。
(3)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__________、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带来了环境问题,如“白色污染”等。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中国铁锅是具有推广价值的一种烹饪工具,用铁锅做菜,其优点是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___。
(3)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__________、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带来了环境问题,如“白色污染”等。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