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 挚爱(zhì) 诬蔑(miè) 挑拨(tiǎo) 蛮横(héng)
B. 缅怀(miǎn) 剥削(xuē) 彷徨(fāng) 盎然(àng)
C. 缄默(jiān) 堕落(zhuì) 萦绕(yíng) 襁褓(qiǎng)
D. 拙劣(zhuō) 湛蓝(zhàn) 腈纶(jīng) 烧灼(zhuó)
A.同学们就毕业晚会究竟怎样开展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B.春天在人们期盼中走来:南方绿草如茵,春暖花开;北方涣然冰释,溪流潺湲。 |
C.我对他说:“王明,这段时间幸好有我鼎立相助,你的语文成绩终于突破100分啦!” |
D.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卢永根夫妇捐出毕生积蓄八百多万元,这一善举真是石破天惊。 |
A.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
B.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
C.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
D.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 |
A. 《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是在祥子卖了骆驼之后起的。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藤野先生》、《社戏》均选自小说集《呐喊》。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始于先秦,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
D. 《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的家信100多封。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我与父亲的夏日联考
①少了臭氧层防护罩,太阳窃笑,夏暑发威,火烤台北盆地,行人如蝼蚁,纷纷走避,就怕烫脚。
②想起父亲,特别怕热,夏天赤膊,仍汗如雨下。但联考这天,(A)他偏要在汗衫之外,又加了件正式的衬衫。路远迢迢,搭公交车给我送午饭。
③那是个高中需要联考的年代。而更早的年代,父亲在军旅生涯中患了中风,身体右侧无力,走路一瘸一拐,这才提前退役。我对父亲的记忆,多半从那时候开始。
④记忆很深,夏日炎炎。
⑤我在考场,中午急忙交了卷,就往校门口跑,只为寻找中风的父亲。但我其实没怎么寻,就已经看见他在走廊的尽头,翘首等待我的出现。
⑥父亲一等我跑到身边,马上说:“我找到了一个凉快的位子。”我加快脚步,他拖着无力的右脚在后面赶,就怕好不容易找好的位子给人占了。
⑦一到位子,他马上摊开报纸铺好,让我坐下,免得裙子沾尘。然后打开饭盒,放好水果,又从水壶中倒了一杯水,再拿起扇子帮我扇凉。父亲一向不多话。等我差不多吃完了,他才说:“刚刚进校门,遇见邻居,他说要带儿子去吹冷气的餐厅吃饭。你看……唉……”
⑧他指的是住在巷子底的邻居,邻居也是当兵退役的,之后不久就考取医师执照,进入中产阶级行列。邻居是看了艾亲手拎便当,汗涔涔地赶路,才得意扬扬地抛下这句话的。我知道父亲对我有说不出口的抱歉,但我脑海里绕不开的是父亲拐着腿被挤缩在公交车的角落,仍紧紧握着便当的身影。公交车上没有冷气,父亲要塞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考场,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⑨我继续安静地吃着父亲切好的水果,感觉这顿饭是他亲手做出的最丰盛的午餐,在有冷气的餐厅吃饭根本比它不上。在那个紧挨教室的墙角,我们席地而坐。前方的几株花树上,蔷薇开得正好、阳光把枝叶的影子拖移到墙边,散落在我身上,香甜甜的味道荡在空中。我从心底泛起一片清凉。
⑩高中三年过去,又到了大学联考。这次要赶赴陌生的台北应试,父亲决定全天陪我应考。天微微亮,我们赶早挤进客运巴士,走到最里边,虽然他右侧手脚不便,但会用唯一有力的左手抓住车顶垂下的手环,再用身体护着我,让我稍稍紧倚座椅,得以换脚休息,因为从桃园到台北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⑪一路塞塞停停,七点钟才抵达台北车站。我们随着鱼贯的人群下车,父亲让我先行,他殿后。当时忠孝东路挤满上班上学的人,而我刚刚下车,司机还没等父亲中风的脚站稳,就开足马力急驰离开。瞬间父亲应声倒地,待我回身看时,他正困难地挣扎着爬起。那时年少的我因害怕别人射来的异样的目光而并未上前搀扶,甚至像个陌生人一样,退后几步,将自己深深隐在人群中,冷冷看着这一幕,当作不认识他。
⑫父亲起身后,蹒跚步向我,我们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往考场前进。
⑬有些事,当下错过,便永远也弥补不回来。他无助地倒在人来人往的街头,(B)那个穿汗衫加正式衬衫的身影,成了我多年来心底最深的痛。
⑭考上了大学后,晚上也会有课。每天夜里十一点多回到桃园车站,无论刮风下雨,下车一定看见父帝在等我。从车站走到家要经过小山坡,步行十多分钟,他不放心。昏黄的路灯,将他穿汗衫的斑驳的身影拉长又缩短,缩短再拉长……
⑮后来父亲病重,无法行走,全身瘫痪卧床。我一边忙于工作,一边照顾父亲,常常苦于被现实羁绊,无法随侍在侧。十年后,父亲离世。
⑯之后有好多年,我常梦到他,(C)汗衫之外又加一件正式的衬衫,在一个个的夏日,陪我赴一场又一场的联考。梦中的他,笑容安静,神情祥和。我会小声地对他说:“怕热就别再穿那件正式的衬衫了。慢慢走,有我在,跌倒了也不用害怕……”
⑰至今,舍不得父亲的梦还在,我知道父亲也一直舍不得我。他始终用一颗很温柔的心待我,就像高中和大学联考酌陪伴。
⑱记忆很深,夏日炎炎。
(选文有删改)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小题2】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选文第⑨段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4】赏析选文第⑪段中加点的词语。
退后几步,将自己深深隐在人群中,冷冷看着这一幕,当作不认识他。
【小题5】对父亲衣着的描写在选文中多次出现。结合上下文,分析A、B、C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态度或情感?
(A)他偏要在汗衫之外,又加了件正式的衬衫
(B)那个穿汗衫加正式衬衫的身影
(C)汗衫之外又加一件正式的衬衫
【小题6】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第①段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天气的酷热。 |
B.第⑧段是插叙,交代邻居家境、父亲给“我”送便当不容易,都为表现“我”的孝顺。 |
C.结尾以“记忆很深,夏日炎炎”收束全文,突出中心,照应前文,令人深深地回味。 |
D.本文以第一人称叙事,亲切、自然、真实,表现了“我”和父亲之间的深挚情感。 |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成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城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丑工一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望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它们在运输过程中泄漏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他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这会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互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他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英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这种装置对塑料垃级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小题1】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小题2】概括选文第③段的说明内容。
【小题3】海洋微塑料会产生哪些危害?
【小题4】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可能”有什么表达效果的?
【小题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第①段加点词“这”指代的内容是“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
B.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误食的原因是它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尺寸范围。 |
C.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运行后的管理是问题的关键。推广上更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 |
D.面对微塑料问题,我们要改变一些消费习惯,例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外出带水杯等。 |
3.对比阅读- (共1题)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徨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顺宗即位,王叔文、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郡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④,峙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凄恻。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六十》)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特: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险。⑦蕴:积聚。【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
(1)隔篁竹,闻水声: (2)椒尔远逝: (3)尤奇待宗元: (4)会居位不久:
【小题2】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与之图事。
【小题3】语段(一)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
【小题4】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一)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4.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