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9届九年级12月独立作业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5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3月17日,谷城樱花谷景区亮相央媒,向全国观众朋友昭示了谷城的秀美风光。
B.精准扶贫项目开展以来,不少农户种粮机械拮据的现象大为改现。
C.“中国襄阳国际马拉松”一声发令枪响,万余名选手一泻千里,奔上赛道。
D.只有经历过心灵难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弥足珍贵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B.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C.“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D.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注笔端,这是源于作者平时用心观察,重视积累为基础。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根据拼音的提示,在横线上依次填写恰当的字。
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能占多大比例。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fá)⑴____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这样的幸运儿不多。不要轻(qù)⑵___了事业对精神的(rú)⑶____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huī⑷_____下持久的人质。

3.句子默写(共1题)

4.
古诗默写。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⑵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⑶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⑷ 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⑸___________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⑹______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
⑺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⑻《商山早行》中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勾勒出一幅深秋霜晨图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4.文言文阅读(共2题)

5.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不可状(____) ⑵公退之暇,鹤氅(____)
【小题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 3 处)
茶 烟 歇 送 夕 阳 迎 素 月 亦 谪 居 之 胜 概 也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小题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原文分析
6.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长烟空 (______) ⑵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______)  ⑶百废兴 (_______)  
⑷暂凭杯酒精神(____)  ⑸人促席(_______)     ⑹春和明(________)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雕花烟斗
冯骥才
⑴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⑵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⑶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⑷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⑸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⑹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⑺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⑻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⑼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⑽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⑾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⑿“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 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小题1】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
情节:花房邂逅,感受温暖→ ______________→重戴桂冠,冷落花农→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④段划线句“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中“酸楚”“感动”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酸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⑿段划线句“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唐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请简要分析它在小说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小题4】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A)(B)两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小题5】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两项是(  )(  )
A.小说前后两次写唐先生的失意落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同时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唐先生和花农老范不同的性格特点。
B.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咛,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E. 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人深思。
8.
有趣的人不苟且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    (1)    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许多成就都由“趣”字得来。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②段画线句中的“莫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小题3】选择恰当的论据填入第②段横线处,并阐述理由。
A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B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选: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③段运用了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有趣的人,眼前没有苟且,只有诗和远方。
B.有趣的人,有强烈好奇心,能找到趣和乐。
C.有趣的人,即使日子平凡,也能找到趣味。
D.有趣的人,不仅自己快乐,也能快乐别人。

6.名著阅读(共2题)

9.
猜猜下列句子描述的人物是《红楼梦》中的谁。
(1)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_________)
(2)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_________)
(3)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_________)
(4)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_________)
(5)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_________)
10.
名著阅读。
①小弟此间东门外有一座市井,地名唤做快活林,月终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如此赚钱。近来被这本营内张团练,带一个人到此。那厮姓蒋,名忠,有九尺来长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个诨名,叫做蒋门神。那厮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
②A 的右脚又起,踢在对方额角,B 往后便倒。这一招有讲究,叫“玉环步,鸳鸯脚”。 A 踩住 B,一顿重拳,打得 B 连声求饶。 A 教训了他一顿,“你把抢来的客店还给人家,今天就离开快活林再不许回来!”快活林酒店又归还给了施恩。
借助语段①,分析语段②所描述的主要情节是_________,其中A是________,结合相关情节,分析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__________ .

7.语言表达(共1题)

11.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
①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
②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
③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
④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⑤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共1题)

12.
材料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昨天对外发布中国品牌日标识。同时宣布,今年5月10日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和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两项2018年中国品牌日活动。
材料二:
中国品牌日标识为由篆书“品”字为核心的三足圆鼎形中国印。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品”字一方面体现中国品牌日的“品牌”核心理念;另一方面蕴含“品级、品质、品位”之意,象征品牌引领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鼎”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是立国重器、庆典礼器、地位象征。“印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凭证、信誉的标记、权力的象征。以印章作为中国品牌日标识符号要素,体现了中国品牌重信守诺,象征着中国品牌发展的国家意志。

【小题1】中国品牌日标识的设计巧妙地运用了中国文化元素,主要体现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最不可能成为创立中国品牌日的宗旨的两项是(   )(   )
A.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
B.开拓途径正面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C.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并扩大影响力。
D.搭建国民自主生产和消费的平台。
E.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小题3】请列举一个中国品牌实例,围绕它的特点,拟写一条广告语。
(1)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文(共1题)

13.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以《留在我心底的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兼及议论、抒情;②字迹清楚,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