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初中毕业生第二次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9

试卷类型:自主招生
试卷考试时间:2019/8/6

1.句子默写(共1题)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③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⑥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出师表》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晒谷

吴美群

①小时候,每到盛夏时节,家乡田野里黄澄澄的稻谷就成熟了,遍地铺满了金黄,父老乡亲们于是开始了一年夏收夏种的忙碌,欢喜而艰辛。

②生产队大集体时,有专门负责晒稻谷的人,除了仓库保管员,就是给孩子哺乳的妇女或体弱患病的人。晴天时,他们会把社员们挑来倒在晒谷场上的湿稻谷摊成约两厘米厚的一层,隔一段时间就得头顶烈日用谷耙推一遍翻晒。虽然不像在稻田里劳动那样艰辛,但也绝不轻松。

③黄昏临近,是晒谷者最忙的时候。他们两人一组,一人在前面拉着约一米长、三十厘米宽的长方形大谷耙,一人在后面扶着谷耙的木柄,把晒干的稻谷耙成小山似的谷堆。还需有人在旁边扫拢散落的谷粒,有人用手摇风车把晾晒后的稻谷中的瘪谷、稻草借助风力除去,再把晒干净的稻谷由保管员过秤后装入谷仓中,一般要忙到暮色苍茫的时候。

如果黑云压境,大雨欲来,晒谷的人就如同听到紧急冲锋号,即使当妈妈的正在给婴儿哺乳,也只能把哇哇大哭的孩子放到谷仓屋檐下的摇篮中,也似的向晒谷场,把稻谷扫拢耙成堆,然后盖上塑料薄膜,才擦去满头大汗舒一口气。要是稻谷被淋湿,在谷堆中发了热,就会出芽或霉变,将直接影响到社员们的口粮。

⑤后来分田到户,晒谷由各家各户自行安排。我家稻田离家较远,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到田里干活,待我们兄弟几个起床时,她已经把一担湿漉漉的稻谷挑到了晒谷场。那是生产队时期建的晒谷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晒谷的任务通常交给我。我先用扫帚将晒谷场打扫干净,特别要注意清理散落在里边的小石子;然后将箩筐内的稻谷倒出,再用木耙把谷堆推平。晒谷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力气大了,谷粒会被推得太靠边,影响收谷的效率;力气小了,谷粒就晒不均匀。得耐心地用木耙将谷子推得厚薄均匀,谷子才能被太阳晒得干透。每过一个多小时,还得去翻谷。

⑥晒谷并不轻松。在热浪滚滚的太阳底下翻谷,浑身上下大汗淋漓,汗水和谷子毛粘在一起,像一只只小虫在身上蠕动一般难受。除了翻谷外,小孩们还要关注天气变化,不能让晾晒的谷子被雨淋湿。可夏日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乌云密布,噼里啪啦的雨水跟着就下来了。于是,村子里响起了一阵“下雨啦”的呼喊声,到处跑动着人们抢收谷子的身影。不一会儿,晒谷场就成了热闹的“海洋”,呐喊声、责备声和把谷声充满了整个村庄。收起自家的谷子,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还是不待别人开口,就带上自家的扫把和木耙,投入到另一场尚未完成的“战斗”中。

⑦夏日的天气常常捉弄辛劳的乡亲们,正当大家伙将谷子推成谷堆准备苫盖时,山那边的雨却停下了脚步,不一会儿竟然云开雨散、太阳高挂了。于是,伴随着乡亲们的喃喃怨语,晒谷场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⑧因为晒谷,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天气的谚语比如”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又如“天上鱼鳞斑,不用翻”……

⑨如今,我虽然离开了家乡,在县城里谋生,但晒谷场上的往事依然会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慰藉着我悠远的乡愁。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09月08日09版)

【小题1】全文按照时间顺序,重点记叙了哪两个时期晒谷场上晒谷的情景?
【小题2】文中多次写到“晒谷并不轻松”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提炼出其原因(不少于三点)。
【小题3】根据问题要求,赏析词句。
(1)品味第④段中加点词语“飞”“冲”的表达效果。
(2)从修辞的角度,揣摩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题4】第⑧段写晒谷学到的谚语,看似与文章主题无关,可以删去。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5】末段写“晒谷场上的往事依然会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慰藉着我悠远的乡愁”,结合全文说说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做一股“清流”

徐文秀

①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目“火”起来,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

②文化如此,人生亦然。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混浊而灰暗。有的习惯于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别会装,喜欢背“台词”,有的还入戏很深,成了“戏精”;有的热衷于走“虚浮夸”的路子,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处处浮在表面,时时想走捷径;有的满足于过“庸懒散”的日子,表现岀懈怠、疲沓的样子,工作往往干点“意思意思”,奉行“既不出风头,又不落后头”;有的甚至迷恋于“邪恶丑”的法则,搞厚黑学、行潜规则,拜码头、结圈子,等等。

③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古往今来,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崇。从洁身自好、“岀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到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竽等。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④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冇所坚守而不随波逐流。说到底,清流样子就是真善美的样子,就是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的样子。

⑤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古人云“源洁流清。”做人的本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本来。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财富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

⑥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有大目标和大志向的人,总是不会被路边的碎石绊倒。胸有鸿鹄之志,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会翩翩起舞。要想活出清流样子,内心还要有强大的定力和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不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朝着既定的方向砥砺前行。人不一定过得富,但一定要活得高贵,保持一份清高,守住一份气节,便能活出清流样子。

⑦莲花,以其高洁品质让世人“独爱”。清流如莲,清流之人以其真善美的品格而被世人称羡,更让自己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2018年07月16日第4版·人民论坛)

【小题1】说说木文的论证思路。
【小题2】第①段从“清流”成了“流行语”说起,有什么好处?
【小题3】从③④段中选择一种论证方法,并结合内容说说作用。
【小题4】文的论述语言恰似“一股清流”,请结合第⑤段画线句子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小题5】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做一股清流”的认识。

3.对比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冋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无与为乐者 念:
(2)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
(3)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4)人鸟声俱: 绝:
(5)问姓氏   其: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小题3】两文都是游记,都以寥寥数语描绘景物。(甲)文用奇特的想象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月夜小景;(乙)文采用____________的手法,描写了西湖雪后奇景。
【小题4】两文同是赏景抒情,如何理解苏轼的“闲”与张岱的“痴”所包含的不同感情?

4.名著阅读(共1题)

5.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加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了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1)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简·爱成年后在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________________(职业),简·爱最擅长的技能是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6.
学校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历久弥新的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中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精神。让我们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从英雄身上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活动一:敬英雄
为了更好地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我最崇敬的人物”问卷调查。下图是开展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图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表示的内容。

活动二:访英雄
根据下面材料,以小记者的身份,向英雄机长刘传健提两个问题。

川航3U8633航班飞行途中,挡风玻璃突然爆裂。机长刘传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其实那时候我真没把握,我当时心里也是喊“完了,完了’。”然而,他临危不乱,凭借手动和目视操纵飞机安全备降,使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活动三:学英雄
下面是“我也可以成为英雄”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结束语,请将它续写完整。

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细胞,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6.(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苍桑了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pò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选自席慕容《七里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望 (____)香 魂pò(____)
(2)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3)下列短语中的“拂”与“微风拂过”的“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
A.拂袖而去B.春风拂面C.拂晓出发
(4)仿照第一节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