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随着“好奇号”探测器的侦测,火星是个没有生命存在的不毛之地,这一原有观念正随着新的发现而慢慢改变。 |
B.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 |
C.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
D.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得太迟了。 |
A.哺乳(pǔ) 嶙峋(líng) 着落(zhúo) 假寐(mèi) |
B.坍塌(tān) 怂恿(sǒng) 酝酿(niàng) 麝香(shè) |
C.惩戒(chéng) 棱镜(líng) 吝啬(sè) 热忱(shén) |
D.贮蓄(zhù) 羞怯(què) 怅然(chàng) 狭隘(yì) |
A.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
B.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
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的改变。 |
A.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树上,把叶子变成了亮闪闪的星。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B.人民 做操 初五 千米 碧绿 (解说:这些词的词性依次为:名词、动词、数词、量词、形容词。) |
C.高尚 慈爱 忠诚 奋不顾身 大公无私 精益求精 (解说:这六个词都是褒义词。) |
D.“快回来!”隔壁的陈奶奶大声喊着:“前面的路都被堵上了!” |
A.《济南的冬天》紧紧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喜爱之情。 |
B.《纪念白求恩》一文采用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
C.《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 |
D.《次北固山下》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王湾和李白,他们都是唐代诗人。《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的作者则是元代的马致远。 |
2.字词书写- (共1题)
大自然像个学者,学识bó( )大精深,外表却又平易随和。孩子们可以在他怀中xī( )戏,小鸟儿可以在他耳畔歌唱……如果人类不善待他,贪婪索取,大自然也不会沉默:太平洋掀起狂lán( ),吞噬人类的屋舍家园;日本岛火山喷发,毁坏人类的高楼大厦。此时,人类束手无策,只能在心中默默qí( )祷,希望能平息大自然的震怒。

3.诗歌鉴赏- (共1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1)“二月初惊见草芽”中的“惊”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生动传神,描绘了一幅充满情趣的图画,试简要赏析。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牧竖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
(1)谋分捉之(________)
(2)大狼闻声仰视(________)
(3)气已绝矣(________)
(4)一狼洞其中(________)
【小题2】下列每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跑号如前状 其一犬坐于前 |
B.元方入门不顾 狼闻声四顾 |
C.故令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D.久之不动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
(1)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狼》中的屠户与本文中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冰窗花
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的牵念和期望。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小题1】请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
【小题3】文章的标题是“冰窗花”,为何还要写母亲在屋内做鞋垫、父亲在屋内熬茶这些事?
【小题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有删改)
【小题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①_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
【小题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小题4】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小题5】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6.情景默写- (共1题)
(1)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水何澹澹,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__________。(***《纪念白求恩》)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用拟人手法借明月寄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共1题)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文华文化传承的,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这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栏目。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3)名著大家谈: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封建的所谓孝道,请列举他最反感的两个故事:“ ”和“ ”。
(4)请你向你的同学推荐你喜欢的一本书并说说理由。(可以从书的内容、人物、作者情感等方面向同学介绍)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