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⑴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
⑵X的电负性比Y的 (填“大”或“小”);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
⑶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⑷在X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 。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元素 | 相关信息 |
X | 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
Y | 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 |
Z | 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 |
W | 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
⑴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
⑵X的电负性比Y的 (填“大”或“小”);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
⑶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⑷在X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 。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单选题- (共1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
B.Ca(HCO3)2、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
C.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解、电泳、电离、电镀、电化学腐蚀 |
D.用油脂和烧碱制肥皂的过程中有加成反应 |
3.选择题- (共1题)
4.实验题- (共1题)
4.
将H2S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是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1)H2S的转化
①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反应Ⅱ:____+ 1 H2S == ____Fe2+ + ____S↓ + ____(将反应补充完整)。
③ 反应Ⅲ体现了H2S的稳定性弱于H2O。结合原子结构解释二者稳定性差异的原因:_______。
(2)反应Ⅲ硫的产率低,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低。我国科研人员设想将两个反应耦合,实现由H2S高效产生S和H2,电子转移过程如图。

过程甲、乙中,氧化剂分别是______。
(3)按照设计,科研人员研究如下。
① 首先研究过程乙是否可行,装置如图。经检验,n极区产生了Fe3+,p极产生了H2。n极区产生Fe3+的可能原因:
ⅰ.Fe2+ - e- = Fe3+
ⅱ.2H2O -4e-=O2 +4H+,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经确认,ⅰ是产生Fe3+的原因。过程乙可行。
② 光照产生Fe3+后,向n极区注入H2S溶液,有S生成,持续产生电流,p极产生H2。研究S产生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方案:______。经确认,S是由Fe3+氧化H2S所得,H2S不能直接放电。过程甲可行。
(4)综上,反应Ⅱ、Ⅲ能耦合,同时能高效产生H2和S,其工作原理如图。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Fe3+/Fe2+ 外,I3-/I- 也能实现如图所示循环过程。结合化学用语,说明I3-/I- 能够使S源源不断产生的原因:________。
(1)H2S的转化
Ⅰ | 克劳斯法 | ![]() |
Ⅱ | 铁盐氧化法 | ![]() |
Ⅲ | 光分解法 | ![]() |
①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反应Ⅱ:____+ 1 H2S == ____Fe2+ + ____S↓ + ____(将反应补充完整)。
③ 反应Ⅲ体现了H2S的稳定性弱于H2O。结合原子结构解释二者稳定性差异的原因:_______。
(2)反应Ⅲ硫的产率低,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低。我国科研人员设想将两个反应耦合,实现由H2S高效产生S和H2,电子转移过程如图。

过程甲、乙中,氧化剂分别是______。
(3)按照设计,科研人员研究如下。
① 首先研究过程乙是否可行,装置如图。经检验,n极区产生了Fe3+,p极产生了H2。n极区产生Fe3+的可能原因:

ⅰ.Fe2+ - e- = Fe3+
ⅱ.2H2O -4e-=O2 +4H+,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经确认,ⅰ是产生Fe3+的原因。过程乙可行。
② 光照产生Fe3+后,向n极区注入H2S溶液,有S生成,持续产生电流,p极产生H2。研究S产生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方案:______。经确认,S是由Fe3+氧化H2S所得,H2S不能直接放电。过程甲可行。
(4)综上,反应Ⅱ、Ⅲ能耦合,同时能高效产生H2和S,其工作原理如图。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Fe3+/Fe2+ 外,I3-/I- 也能实现如图所示循环过程。结合化学用语,说明I3-/I- 能够使S源源不断产生的原因: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