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625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1

1.单选题(共5题)

1.
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该物质一定是 (    )
A.木炭B.一氧化碳C.酒精D.含碳元素的物质
2.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的前后质量守恒。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
D.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的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
如图所示,每两分子的甲反应后生成一分子的乙和两分子的丙。已知甲、乙、丙分别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丙物质的化学式是(  )

A. A2 B. AB2 C. A2B D. A4B2
4.
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56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
B.若16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
D.若5g CO和2g O2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
5.
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较少量的O2转化为臭氧(O3)3O2===2O3,若有30g O2参加了化学反应,则生成臭氧的质量为()
A.20 gB.30 gC.60 gD.45 g

2.选择题(共1题)

6.

按要求写句子。

3.填空题(共2题)

7.
一段蜡烛燃烧前为mg,燃烧一阵后,质量变为ng,同时生成了ag CO2和bgH2O,则生成物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_ 。
8.
在实验中经常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1)乙图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天平平衡,当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砰”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重新塞上橡皮塞,此时会发现天平仍然平衡,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冲出,可以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并接上一个__________ 。

(2)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_______)。
A. 否定相应的理论
B. 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 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