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蒙阳新星学校2017届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专题检测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5607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0

1.简答题(共1题)

1.
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生成碳酸钠。
(1)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2)取少量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个用碱溶液来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杂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向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变红,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因为_______________.若滴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证明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填:“部分变质 ”或“完全变质”)

2.推断题(共1题)

2.
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如图是某无色溶液X与不同类物质间反应的知识网络.请回答:

(1)若X是稀盐酸,Y是红色溶液,A是一种指示剂,则试剂A的名称是 _________ ;
(2)若X是稀盐酸,Y是白色沉淀,则A、B、C、D四种物质依次为:A是 _______ B是_________ ,C是 _________ ,D是 _________ .
(3)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其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变化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此变化曲线,你认为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是a g时,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此时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_(需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共8题)

4.
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①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B. 图①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 图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2O
D. 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
5.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则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NaOH溶液能与CO2反应,则KOH溶液能与CO2反应
6.
下列各组物质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铁与硫酸铜溶液     B.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
C. 碳酸钠与稀硫酸     D. 氮气和氧气
7.
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8.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可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B.酚酞试液C.氯化钡溶液D.氢氧化钙溶液
9.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10.
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
11.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5.选择题(共6题)

12.

下面是某留学机构的赴俄罗斯留学读研究生的申请方案示意图,请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13.It's a basket.
14.已知函数f(x)=ax3+x+b是奇函数,且f(x)图象在点(1,f(1))的处的切线过点(2,6),则 a+b={#blank#}1{#/blank#}.
15.在横线上填上最简分数.

40分={#blank#}1{#/blank#}时

130厘米={#blank#}2{#/blank#}米

16.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阿庆(丰子恺)
         ①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个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来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人市。
         ②卖柴,“柴主人”肩扛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人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③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阿庆独身汉,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惟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二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受,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受,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
         ④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人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也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胡琴声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上——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怪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选自《缘缘堂随笔集》)

17.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阿庆(丰子恺)
         ①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个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来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人市。
         ②卖柴,“柴主人”肩扛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人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③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阿庆独身汉,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惟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二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受,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受,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
         ④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人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也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胡琴声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上——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怪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选自《缘缘堂随笔集》)

6.多选题(共1题)

18.
(2012年山东烟台,15题,2分)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7.填空题(共2题)

19.
右图为某学习小组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有关“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1)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答一点);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在不同碱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离子。
20.
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__滴入______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显________色。

8.实验题(共1题)

21.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酸和碱到底能否发生反应?
(1)该小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并振荡
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____
色变为无色。
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同学们对(1)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做出如下猜想:
小明的猜想是:只有Na2SO4
小亮的猜想是:有Na2SO4和NaOH;
小丽的猜想是:有Na2SO4和H2SO4
你认为_____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验证余下两种猜想中的一种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1)实验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猜想正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