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主要用于高分子胶囊和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的甲基两烯酸缩水油酯GMA(即:
)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所需试剂和条件已略去):

已知: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油的系统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D中所含官能团种类的实验设计中,所需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⑧:______________。
(4)M是H的同分异构体。M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述所有条件的M的所有可能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
(5)已知: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并结合此信息,以丙烯为原料,完善下列合成有机物C的路线流程图:丙烯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油的系统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D中所含官能团种类的实验设计中,所需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⑧:______________。
(4)M是H的同分异构体。M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述所有条件的M的所有可能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
(5)已知:





2.综合题- (共1题)
2.
毒奶粉中发现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可以由下列反应合成:CaO+3C
CaC2+CO↑,CaC2+N2
CaCN2+C,CaCN2+2H2O=NH2CN+Ca(OH)2,NH2CN与水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尿素合成三聚氰胺。
(1)写出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CaCN2中阴离子为CN22-,与CN2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由此可以推知CN2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1mol 尿素分子[CO(NH2)2]中含有的π键与σ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
(3)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其结构为
。其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_____。
(4)CaO晶胞如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Ca2+采取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__,其中O2-处于Ca2+堆积形成的八面体空隙中;已知CaO晶体的密度为ρ,求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钙离子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5)配位化合物K3[Fe(CN)n]遇亚铁离子会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可用于检验亚铁离子,已知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4,求n=_____。


(1)写出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CaCN2中阴离子为CN22-,与CN2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由此可以推知CN2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1mol 尿素分子[CO(NH2)2]中含有的π键与σ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
(3)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其结构为

(4)CaO晶胞如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Ca2+采取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__,其中O2-处于Ca2+堆积形成的八面体空隙中;已知CaO晶体的密度为ρ,求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钙离子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5)配位化合物K3[Fe(CN)n]遇亚铁离子会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可用于检验亚铁离子,已知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4,求n=_____。
3.工业流程- (共1题)
3.
黄铜矿(CuFeS2)是冶炼铜及制备铁氧化物的重要矿藏,常含微量的金、银等.右图是以黄铜矿为主要原料生产铜、铁红(氧化铁)颜料的工艺流程图:
(1)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
(3)CuCl难溶于水,但可与过量的Cl-反应生成溶于水的[Cu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反应Ⅰ~V五个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反应_______(选填“Ⅰ~V”).
(5)已知Cu+在反应V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为Cu2+和Cu,由此可推知“溶液A”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
(6)在酸性、有氧条件下,一种叫Thibacillus ferroxidans的细菌能将黄铜矿转化成硫酸盐,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
(3)CuCl难溶于水,但可与过量的Cl-反应生成溶于水的[Cu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反应Ⅰ~V五个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反应_______(选填“Ⅰ~V”).
(5)已知Cu+在反应V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为Cu2+和Cu,由此可推知“溶液A”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
(6)在酸性、有氧条件下,一种叫Thibacillus ferroxidans的细菌能将黄铜矿转化成硫酸盐,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4题)
4.
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A |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
B |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 量的乙烯后静置 |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
C |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
D |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 |
A.A | B.B | C.C | D.D |
5.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未经水洗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了C2H4 |
B |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 |
C | 向1mL2%的氨水中滴入5滴2%的AgNO3溶液,边滴边振荡 | 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 氨水与AgNO3溶液不反应 |
D |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 | 未出现银镜 | 蔗糖未水解 |
A.A | B.B | C.C | D.D |
7.
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 1.00mol/L 的NaOH 溶液 480mL,以下配制步骤正确的是( )
A.直接在托盘天平上称取 19.2g 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
B.待溶液冷却后,用玻璃棒引流,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洗涤烧杯、玻璃棒 2~3次 |
C.定容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到刻度线 |
D.按照上述步骤配制的溶液(没有涉及的步骤操作都正确),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
5.实验题- (共1题)
8.
某同学通过以下装置测定M样品(只含Fe、Al、Cu)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两份质量均为m g的M样品,按实验1(如图1)和实验2(如图2)进行实验,该同学顺利完成了实验并测得气体体积分别为V1 mL和V2 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

(1)写出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实验2,平视读数前应依次进行的两种操作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4)M样品中铜的质量的数学表达式为(用m 、V1和V2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1进行实验前,B瓶中水没有装满,使测得气体体积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拆去实验2中导管a,使测得气体体积___________。

(1)写出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实验2,平视读数前应依次进行的两种操作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4)M样品中铜的质量的数学表达式为(用m 、V1和V2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1进行实验前,B瓶中水没有装满,使测得气体体积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拆去实验2中导管a,使测得气体体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