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在一定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x的值应为_____________。
(2)未知物质M一定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未知物质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推出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M |
反应前质量/g | 100 | 1 | 1 | 46 |
反应后质量/g | 4 | 89 | 55 | x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x的值应为_____________。
(2)未知物质M一定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未知物质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推出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同学们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探究.经讨 论分析、查阅资料后设计了 A、B 两套实验装置,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 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实验完毕后,使用 A 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在发生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而使用 B 装置进行实验 得到的结果是: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请你分析:
两个实验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_____.
两个实验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_____.

2.单选题- (共18题)
4.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9.7 | 8.7 | 31.6 | 0.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3.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可能是化合物,物质D不可能是单质 |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5.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表,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未测值为 10g | B.丙一定是催化剂 |
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 5:2 |
7.
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R+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R,则R的化学式应为( )
A.Cr2O3 | B.CrSO3 | C.Cr2(SO4)3 | D.CrS |
11.
将 A、B、C 三种物质各 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 D 物质,其中 B 物质是 催化剂,当 A 物质全部反应完成,测定 D 物质的质量为 14g.则反应后的混合物 中 B 物质与 C 物质的质量比是( )
A. 5:1 B. 5:2 C. 5:3 D. 4:1
A. 5:1 B. 5:2 C. 5:3 D. 4:1
13.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 冰受热融化成 10g 水 |
B.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
D.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14.
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这一事实说明了( )
A.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 |
B.蔗糖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 |
C.蔗糖分子是由炭黑和水构成的 |
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
15.
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成正比.在 1 体积空 气中混入 1 体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跟足量的焦炭反应,假设氧气和二氧化碳都 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百分含量约是( )(注: 空气中 O2体积分数为 20%)
A.33.3% | B.50% | C.67% | D.75% |
18.
潜艇里常使用一种化合物,将CO2转化为O2同时生成Na2CO3,据此推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 一定含有Na、C、O B. 一定含有Na、C C. 一定含有Na、O D. 一定含有Na
A. 一定含有Na、C、O B. 一定含有Na、C C. 一定含有Na、O D. 一定含有Na
19.
在反应2A+B=C+2D中,如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4 B. 58.5 C. 117 D. 28
A. 14 B. 58.5 C. 117 D. 28
20.
日本福岛地震后饮用水采用二氧化氯(ClO2)来消毒.二氧化氯的制法为: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A.HClO | B.NaOH | C.H2O | D.HClO3 |
21.
有关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8g碳和3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11g二氧化碳 |
B.6g碳和16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2g二氧化碳 |
C.6g碳和20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6g二氧化碳 |
D.32g碳和12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
3.填空题- (共6题)
24.
各种物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用“<”或“>”或“=”填空.
(1)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_____原木材的质量;
(2)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的质量_____反应后的质量;
(3)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_____原铜丝的质量;
(4)50mL 酒精和 50mL 水相混合,所得液体总体积_____100mL.
(1)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_____原木材的质量;
(2)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的质量_____反应后的质量;
(3)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_____原铜丝的质量;
(4)50mL 酒精和 50mL 水相混合,所得液体总体积_____100mL.
25.
日本福岛 3•12 地震后,可用二氧化氯(ClO2)来作消毒剂.用氯酸钠(NaClO3) 和 盐 酸 反 应 可 制 得 二 氧 化 氯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2NaClO3+4HCl ═2ClO2↑+Cl2↑+2X+2NaCl,请推断出 X 的化学式为_____,依据是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