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杂质氯化钠,为了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步骤如下,请填空: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___________:
②将1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为300g;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入20%的稀硫酸,直到________________为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
⑦重复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称得质量为303.3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无浓硫酸,则测得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
(2)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4)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不能换成浓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的质量分数,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若过滤出来的沉淀没有洗涤或烘干,则测得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

主要步骤如下,请填空: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___________:
②将1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为300g;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入20%的稀硫酸,直到________________为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
⑦重复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称得质量为303.3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无浓硫酸,则测得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
(2)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4)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不能换成浓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的质量分数,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若过滤出来的沉淀没有洗涤或烘干,则测得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
2.计算题- (共1题)
2.
小明同学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某品牌纯碱(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1.0g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②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10.0%氯化钙溶液;③将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3.简答题- (共1题)
3.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____________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________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 ______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________ 7(填“>”、“<”或“=”).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____________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________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 ______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________ 7(填“>”、“<”或“=”).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原理为:Na2CO3+CO2+H2O=2NaHCO3.出于好奇,他和同学一起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低温蒸发结晶,得到了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Ⅰ:只有Na2CO3;
猜想Ⅱ: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
猜想IV:_________________
【査阅资料】(1)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
(2)Na2CO3与NaOH的热稳定性较好
(3)CaCl2和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加热,若固体质量不变,猜想_________错误;若固体质量减少,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_________过量.
【交流讨论】
小方认为,要想知道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可将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后,直接用pH试纸测试即可作出判断,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理由是______
【继续探究】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交流与反思】
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一定要注意________.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Ⅰ:只有Na2CO3;
猜想Ⅱ: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
猜想IV:_________________
【査阅资料】(1)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2)Na2CO3与NaOH的热稳定性较好
(3)CaCl2和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加热,若固体质量不变,猜想_________错误;若固体质量减少,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_________过量.
【交流讨论】
小方认为,要想知道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可将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后,直接用pH试纸测试即可作出判断,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理由是______
【继续探究】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目的/结论 |
①取白色固体适量配制成溶液.往所得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取滤液,往滤液中滴入几滴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 |
【交流与反思】
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一定要注意________.
5.推断题- (共1题)
5.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KCl、K2SO4、K2CO3、Cu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证明原粉末中没有_____。
实验②: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原粉末中没有______
实验③: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证明原粉末中有_______,没有____。
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证明原粉末中没有_____。
实验②: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原粉末中没有______
实验③: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证明原粉末中有_______,没有____。
6.单选题- (共15题)
6.
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B为化合物,则C,D也一定是化合物 |
B.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C,D可能均为沉淀物 |
D.若D物质是H2O,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Ca2+、CO32—、OH- | B.Na+、SO42—、Cl—、OH- |
C.Ba2+、H+、Cl—、OH— | D.Ag+、NH4+、NO3-、OH— |
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KCl(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FeSO4溶液(CuSO4) | 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
C | CuSO4(H2SO4) | 加入氯化钡溶液、过滤 |
D | Cu(CuO) | 加入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15.
如图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C是人体胃液中的酸,“—”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指示剂是紫色石蕊,则紫色石蕊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蓝色 |
B.A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
C.B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 |
D.C物质与氢氧化钠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
18.
小红同学向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选择题- (共4题)
22.下面是小宇家的部分开支.
①小宇家七、八、九三个月共用去电话费{#blank#}1{#/blank#}元?
②小宇家七月份水电费、电话费、煤气费共用去{#blank#}2{#/blank#}元?
23.
与下图人物有关的史实是(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领导核心②1992年视察深圳、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③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④率军挺进大别山,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8.多选题- (共1题)
25.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MgCl2、NaOH、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如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可能含有OH- |
B.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或BaSO4 |
C.原固体中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
D.酸溶液不可能为稀硫酸 |
9.填空题- (共3题)
26.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锈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铁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锈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将下列物质:①氯化氢、②氯化钠、③氢氧化钠、④碳酸钠分别溶于水,在它们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请用序号填写下列空白:(填序号)
(1)pH>7的溶液是______,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______色;
(2)pH<7的溶液是______,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______色;
(3)pH=7的溶液是______,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______色.
(1)pH>7的溶液是______,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______色;
(2)pH<7的溶液是______,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______色;
(3)pH=7的溶液是______,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______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