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40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计算题(共1题)

1.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得该生铁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及其中物质的质量


 
请你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放出的氢气是多少____?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

2.选择填充题(共5题)

2.
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了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
A.在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
C.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______
3.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得到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关系(见图),请根据图象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Al>Mg>Fe>Zn
B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Al>Zn>Fe
C 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Mg>Al>Fe>Zn
D 同质量的Al、Mg、Fe、Zn四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比:_____。
4.
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
A.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B.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C.将铝、铜、银分别浸入到等浓度的稀硫酸中
D.______
5.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C.用溶液、Cu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6.
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B.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
D.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7.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5)写出一个符合题中要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8.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铁生锈的因素,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他们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请你一起参与分析,并完成后续实验设计。

(观察现象)
装置右侧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为何左高右低?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理论分析)该小组的回学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得知,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的原因是______。
(猜想与假设)该小组中的小明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四种物质。
(分析与验证)该实验小组同学根据小明的四种猜测做了以下分析:
(1)小强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碳,该结论也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______。
(2)该小组的同学不能确定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请你帮助他们设计方案进行确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选用的试剂是______
______
______
 
(知识链接)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过铁钉分别在水和食盐水中生锈的实验,你的结论之一是铁钉在______填“水”或“食盐水”中生锈快。
(继续探究)请你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铁钉生锈快慢的其它因素______。

5.流程题(共1题)

9.
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图8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是 ,冶炼出的铁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原理   。(写一个)
(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6.单选题(共9题)

10.
金属R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D.该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可能减少
11.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与其他四种金属的化合物的溶液都能发生反应,这种金属是  
A.金B.铜C.铁D.锡
12.
现有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为Fe、AlB.合金为A1、ZnC.合金为生铁D.合金为Fe、Zn
13.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D.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14.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15.
现有X、Y、Z三种金属,将他们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无反应;如果把X、Z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过一会,在X的表面有锌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Y>X>ZB.Z>X>YC.X>Z>YD.X>Y>Z
16.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向左偏B.向右偏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D.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17.
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
A.Zn+Sn(NO32═Zn(NO32+Sn
B.Sn+2HCl═SnCl2+H2
C.Sn+2AgNO3═Sn(NO32+2Ag
D.Sn+MgSO4═SnSO4+Mg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
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
D.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可以用通入氧气加热的方法

7.选择题(共2题)

19.

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    )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置伊犁将军

20.

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临沭县某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因此(  )

①国家安宁和民族团结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                  ②一言一行都要遵从汉族的风俗习惯

③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各族人民要平等相处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8.填空题(共3题)

2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导电性最好的金属______;
(2)碳酸钠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
(4)m个氮分子______。
22.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最初输水管材用铸铁,目前多用塑料管和塑料金属复合管,输送热水一般用铜管。下列管材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如图是某“取暖片”外包装的图片。该“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发热。

发热剂需接触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
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______。将生锈的铁片放在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3.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高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
(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某同学在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9.实验题(共2题)

24.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上图字母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当打开、关闭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填字母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当打开、关闭时,______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选择填充题:(5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