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定陶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40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计算题(共1题)

1.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40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47.8g。请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粉末的组成。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甲认为可能是炭粉(一种碳的单质);乙认为可能是________;
丙认为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三位同学中有一位的假设因为不合理,被另两位同学予以否定,请问是哪一位不合理_____?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
(3)查阅资料:氧化铜和炭粉均为黑色固体,其中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溶液呈蓝色。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
(4)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另外两位同学的假设。
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_______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和结论:
若现象为_____,则_____同学猜想正确;
若现象为_____,则______同学假设成立。
(6)若乙的猜想正确,请写出铜绿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单选题(共7题)

3.
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
4.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
B.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C.氮气作保护气——化学性质稳定
D.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5.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验满二氧化碳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6.
下列关于碳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C.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能转化为一氧化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废弃铁制品回收成本太高,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C.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D.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这是利用了铁的导电性
8.
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硬币、不锈钢锅都是合金材料,合金比各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导电
C.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
D.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9.
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D.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

4.填空题(共2题)

10.
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
(1)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____实验。
(2)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____。
(3)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了一定量的活性炭,目的是用来除去有毒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4)要除去茶水中的茶渣,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在使用天然气时常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加入乙硫醇的作用是___。
(6)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_。
11.
据统计,目前我市私家车出现井喷式增长。汽车排放的尾气(CO、SO2与NO等物质)将会加重我市空气污染,其治理方法有:
(1)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修建加气站。压缩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氢气是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其优点为_____,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实验题(共1题)

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______,试管里的澄淸石灰水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石灰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
(2)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
(4)该实验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