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404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8

1.流程题(共1题)

1.
从含有CuSO4和FeSO4的废液中回收Cu和FeSO4溶液。

(1)①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3)不考虑过程中铁元素的损耗,最终得到的FeSO4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______(填“>”“<”或“=”)废液中铁元素的质量。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同学们对H2O2溶液分解的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实验1:探究H2O2溶液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方案)在一定温度下,向相同质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粉末,测量收集150mL O2所需的时间。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温度/℃
时间/s
I
30
20
待测
II
15
30
待测
III
a
b
待测
 
实验2:依据图1装置进行实验(部分仪器略去),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用相同粒数的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微球(质量相等、表面积相同),分别进行实验,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要制得3.2gO2,需要H2O2的质量为_____g。
(2)为了达到实验1的目的,补全实验方案。
①若a与b不相等,则a=_____;b=_____。
②若a与b相等,则设计实验 I、III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2中使用相同粒数催化剂微球的原因是_____。
(4)通过对实验2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1是通过测量收集等体积O2所需时间来比较H2O2溶液的反应速率,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来比较H2O2溶液的反应速率。

3.单选题(共23题)

3.
如图为某强化锌固体饮料包装,其中“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4.
某种碳原子可用于检测人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B.6C.8D.14
5.
水果中含有柠檬酸(C6H8O7),可促进消化。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柠檬酸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B.一个柠檬酸分子中含有4个H2
C.柠檬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 g
6.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A.硅SIB.硫SC.钠NaD.铜Cu
7.
钾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下列有关钾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19B.元素符号为K
C.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D.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8.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铁D.铝
10.
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O2B.2O2C.2OD.O2-
11.
某些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气体最宜充入的是
A.氢气B.氧气C.氮气D.空气
12.
2012年我国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未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是
A.NO2B.N2C.COD.PM2.5
1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A.铁丝B.硫粉C.蜡烛D.红磷
14.
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约占21%的是     (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5.
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闻气味B.观察颜色
C.向集气瓶中加适量水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6.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气焊B.光合作用C.医疗急救D.火箭助燃剂
17.
天然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I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B.步骤 II 中使用的物质可能是活性炭
C.步骤 III 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一定是纯水
1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CO2可与H2O反应生成H2CO3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CO2
实验方案




 
A.AB.BC.CD.D
19.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O2B.N2C.COD.CO2
20.
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B.金C.铜D.锌
21.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甲中注入足量稀硫酸,立即塞紧单孔塞。双手按住两个橡皮塞,乙中的液体从尖嘴玻璃管喷出,形成喷泉。与产生上述现象无关的是
A.甲中有气体生成
B.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
C.生成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D.出现喷泉时装置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22.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选择公交出行B.自带布袋购物C.垃圾分类处理D.多用一次性餐具
23.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
24.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B.家用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放入较多的蔬菜
D.燃着的酒精灯被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2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取块状固体
C.称量氯化钠D.读取液体体积

4.选择题(共3题)

26.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mathml#}q=12{#/mathml#} ,前n项和为Sn,则 {#mathml#}S4a4{#/mathml#} ={#blank#}1{#/blank#}.
27.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二区”的历史功绩。认为隋文帝“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28.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二区”的历史功绩。认为隋文帝“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5.填空题(共4题)

29.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棉花团均变红。

(1)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能说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的现象是______。
30.
从矿物中提炼金属,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措施______。
(4)辉铜矿的主要成分Cu2S中,铜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
31.
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1)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实验说明镁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实验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实验中,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a低于液面b,其原因是______。
32.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b处、c处的正中间,一段时间后,b处火柴头燃烧,而a处火柴头和c处火柴梗均不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填序号)。
A.b处火柴头燃烧,a处火柴头不燃烧
B.b处火柴头燃烧,c处火柴梗不燃烧    
C.a处火柴头不燃烧,c处火柴梗不燃烧

6.实验题(共5题)

33.
依据如图实验,研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1)铁粉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先变鼓再变瘪。其中“变鼓”的原因是______。
(3)用激光引燃铁粉前,称得总质量为m1。熄灭后,待锥形瓶冷却至室温,称得总质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松开锥形瓶的瓶塞,称得总质量为m2,则m1______m2(填“>”、“<”或“=”)。
34.
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中红磷需过量,其目的是______。
(3)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450 m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500 mL。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
35.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
(4)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1条即可)。
36.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中的现象是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 
(4)将C中的导气管取出,伸入D中(如图所示),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37.
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1)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______。为验证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A溶液可能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