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2.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空格②内的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表中1至18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表中17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铝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表中空格②内的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表中1至18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表中17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铝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计算题- (共1题)
3.流程题- (共1题)
4.
李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
(3)李明想知道净化后的D是不是硬水,检验的方法是:_____(写出步骤、现象及对应结论。)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4)操作③是消毒杀菌,这过程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5)常用的杀菌消毒剂是高铁酸钠(化学式是Na2FeO4)试计算:
①高铁酸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
②多少克高铁酸钠中含有112克铁元素_____?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
(3)李明想知道净化后的D是不是硬水,检验的方法是:_____(写出步骤、现象及对应结论。)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4)操作③是消毒杀菌,这过程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5)常用的杀菌消毒剂是高铁酸钠(化学式是Na2FeO4)试计算:
①高铁酸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
②多少克高铁酸钠中含有112克铁元素_____?
4.单选题- (共13题)
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部含有质子和中子 |
6.
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A.CaO | B.CaO2 | C.CaCO3 | D.CaCl2 |
8.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失可能诱发皮肤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硒的核电荷数为79 B.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4
C. 相对分子质量为78.96 D. 中子数为45

A. 硒的核电荷数为79 B.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4
C. 相对分子质量为78.96 D. 中子数为45
10.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
C.可以采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D.“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
11.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13.
关于水的电解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水的组成 | B.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
C.试管甲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D.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
14.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
15.
关于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
B.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
C.由如图所示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
16.
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 |
B.开采出来的石油应该经过加工后再综合利用 |
C.为保护环境,严禁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
D.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制成汽车使用的燃料乙醇汽油 |
1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
5.选择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3题)
19.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1)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氮原子______; ②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③钙离子______;
④钻石的主要成分______; ⑤+6价的硫元素______;
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 ⑦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液氮______;
⑧氧化铁______.
(2)元素周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____;B表示____。
(1)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氮原子______; ②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③钙离子______;
④钻石的主要成分______; ⑤+6价的硫元素______;
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 ⑦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液氮______;
⑧氧化铁______.
(2)元素周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____;B表示____。

20.
科学研究证实,物质从宏观上讲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讲是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_____组成的;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_____;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
(4)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汞_____构成的;
(5)供给人呼吸的氧气是由氧_____构成的;
(6)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构成的。
(1)水是由氧、氢两种_____组成的;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_____;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
(4)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汞_____构成的;
(5)供给人呼吸的氧气是由氧_____构成的;
(6)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构成的。
21.
下面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①请写出物质甲的一条用途______。
②物质乙是由______构成的(填具体粒子名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乙转化为物质甲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物质丙的化学式为______,从其化学式可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写一条)。

①请写出物质甲的一条用途______。
②物质乙是由______构成的(填具体粒子名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乙转化为物质甲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物质丙的化学式为______,从其化学式可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写一条)。
7.实验题- (共4题)
22.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4)若用B、G装置制取氧气,将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取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接下来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利用上述发生装置C制取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6)化石燃料之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得,则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填字母以下同)收集装置可选________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4)若用B、G装置制取氧气,将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取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接下来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利用上述发生装置C制取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6)化石燃料之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得,则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填字母以下同)收集装置可选________
23.
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首先要检查整个装置的_____;将瓶中的空间分成五等份,其目的是_____;对燃烧匙中放入红磷的量要求是_____;红磷点燃后要求迅速放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这是为了_____,红磷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是_____,红磷燃烧结束后,要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这是因为_____;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通过此实验可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若发现测量的结果偏小,请你答出一种可能的情况_____。

24.
如图所示,将CO2气体倒入放有高低不同燃烧蜡烛的烧杯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这现象说明了CO2的物理性质是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由这两个性质决定了CO2的用途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