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同步测试: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341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 如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
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5题)

2.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3.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它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臭氧D.一氧化碳
4.
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巴中城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   ②沙尘暴天气增多   ③太阳能热水
④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⑤燃烧天然气 ⑥燃煤取暖
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6.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 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3.填空题(共2题)

7.
实验Ⅰ:实验室制O2
(实验装置) 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MnO2,塞紧带导管和仪器A的双孔橡皮塞,关闭活塞C,向A中添加双氧水,塞上塞子B,将导管放入底部有少量黄沙的集气瓶中,盖上毛玻璃片;
③控制活塞C,逐渐滴加双氧水,收集O2并验满。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
(2)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塞紧双孔橡胶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图2装置收集O2,则O2由___端通入(填“a”或“b”)。

(6)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
A.为了快速获得O2,双氧水的浓度越大越好
B.在橡皮管上增加弹簧夹,可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C.在装置Ⅰ、Ⅱ间增加装有生石灰的U形管,可制得干燥的O2
实验Ⅱ:铁丝在O2中燃烧。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现象为放热、火星四射,生成_____色固体。
(3)实验表明:改用加热KMnO4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进行本实验,成功率更高,原因可能是_______。
8.
近段时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1)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
①压减化石燃料②控制车辆使用③减少户外活动④加强城市绿化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
(2)从近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节约纸张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

4.实验题(共1题)

9.
某兴趣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药品选择: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水 B.过氧化氢   C.氯化钾    D.高锰酸钾(KMnO4)
(2)装置连接:所需的一些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A.颜色 B.可燃性 C.溶解性 D.密度,必须考虑的是____(填字母);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
(3)气体检验:如图2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原因是____。
(4)实验探究:如图3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验①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