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将2g二氧化锰加到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98.8g.求:
(1)生成的氧气为多少克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1)生成的氧气为多少克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E_____。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E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3.
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把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硝酸铵固体、食盐分别溶于水
(1)溶液温度升高的是_________
(2)溶液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_
(3)若配成的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则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
(1)溶液温度升高的是_________
(2)溶液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_
(3)若配成的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则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小丽同学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对紫色石蕊试液遇到氢氧化钠溶液时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她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呢?
(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Na+和OH-
(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①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
②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
③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说明______
(5)结论:原猜想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对此请你再举一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碱溶液_________(填化学式)
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呢?
(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Na+和OH-
(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①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
②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
③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说明______
(5)结论:原猜想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对此请你再举一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碱溶液_________(填化学式)
5.单选题- (共13题)
5.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
B.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
D.两份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氧气 |
6.
截止2017年9月29日,我国已进行了266次航天发射,发射火箭的常用燃料是偏二甲肼,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8N2+2N2O4==3N2+4H2O+2X,则X的化学式为( )
A.CO | B.CO2 | C.CH2O | D.CH4 |
7.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要用到分类的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铝 金刚石 水 |
B.盐:氯化钙 硫酸 硝酸钾 |
C.氧化物:氧化镁 五氧化二磷 氯酸钾(KClO3) |
D.混合物:空气 稀盐酸 石灰石 |
11.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将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
D.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 |
12.
溶液对生命活动、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C.生石灰溶于水伴随吸热降温 |
D.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4 |
14.
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
16.
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灭火实例 | 灭火原理 |
A |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B |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 隔绝空气或氧气 |
C |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 隔绝空气或氧气 |
D |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 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
A.A | B.B | C.C | D.D |
6.多选题- (共2题)
19.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CO2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
B | 鉴别H2和CO2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C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通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
D |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A.A | B.B | C.C | D.D |
7.填空题- (共2题)
20.
从氧气、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钙、金刚石、氧化钙六种物质中,选择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澄清石灰水的溶质_________
(2)晶莹剔透的钻石_________
(3)3个硫酸分子_________
(4)能够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
(5)碳酸钙中的阳离子_________
(1)澄清石灰水的溶质_________
(2)晶莹剔透的钻石_________
(3)3个硫酸分子_________
(4)能够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
(5)碳酸钙中的阳离子_________
21.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的符号为_____。
(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的符号为_____。
(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