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19学期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339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3

1.计算题(共1题)

1.
将2g二氧化锰加到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98.8g.求:
(1)生成的氧气为多少克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E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把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硝酸铵固体、食盐分别溶于水
(1)溶液温度升高的是_________
(2)溶液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_
(3)若配成的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则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小丽同学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对紫色石蕊试液遇到氢氧化钠溶液时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她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呢?
(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Na+和OH-
(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①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
②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
③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说明______
(5)结论:原猜想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对此请你再举一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碱溶液_________(填化学式)

5.单选题(共13题)

5.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两份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氧气
6.
截止2017年9月29日,我国已进行了266次航天发射,发射火箭的常用燃料是偏二甲肼,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8N2+2N2O4==3N2+4H2O+2X,则X的化学式为(    )
A.COB.CO2C.CH2OD.CH4
7.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要用到分类的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铝  金刚石  水
B.盐:氯化钙  硫酸  硝酸钾
C.氧化物:氧化镁  五氧化二磷  氯酸钾(KClO3)
D.混合物:空气  稀盐酸  石灰石
8.
生活中见到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大理石B.自来水C.蒸馏水D.空气
9.
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不同原子团的是(  )
A.FeSO4和CuSO4B.NaNO3和KNO3
C.Na2SO4和Na2CO3D.NaOH和Ca(OH)2
10.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C.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11.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将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
12.
溶液对生命活动、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生石灰溶于水伴随吸热降温
D.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4
13.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
14.
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15.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开发和有效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B.石油C.地热能D.天然气
16.
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A.AB.BC.CD.D
1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NaOH固体称量
C.液体读数D.熄灭酒精灯

6.多选题(共2题)

18.
下类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氯化钾KClB.硝酸HNO3
C.氢氧化铜CuOH2D.氧化铁FeO
19.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H2和CO2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通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D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7.填空题(共2题)

20.
从氧气、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钙、金刚石、氧化钙六种物质中,选择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澄清石灰水的溶质_________
(2)晶莹剔透的钻石_________
(3)3个硫酸分子_________
(4)能够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
(5)碳酸钙中的阳离子_________
21.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的符号为_____。
(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

8.实验题(共1题)

22.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还需补充的装置为_________。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还可以利用装置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如果在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_______。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