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催化剂的种类与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是否有关呢?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10%H2O2溶液与1.0g MnO2均匀混合;
Ⅱ.将x g 10%H2O2溶液与1.0g CuO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_____g。
若Ⅰ产生氧气的速率比Ⅱ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得越快。

(3)丙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1)催化剂的种类与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是否有关呢?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10%H2O2溶液与1.0g MnO2均匀混合;
Ⅱ.将x g 10%H2O2溶液与1.0g CuO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_____g。
若Ⅰ产生氧气的速率比Ⅱ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
Ⅰ | 50.0g | 1% | 0.1g | 9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mL |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得越快。

(3)丙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2.计算题- (共2题)
2.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东和小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小东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小军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克+100克﹣106.7克=3.3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军的计算过程和结果______。
(3)小东和小军经过反复实验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小军结果吻合,请分析小东开始所得结果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1)小东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小军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克+100克﹣106.7克=3.3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军的计算过程和结果______。
(3)小东和小军经过反复实验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小军结果吻合,请分析小东开始所得结果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3.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余为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东和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1)小东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小明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克+100克-106.7克=3.3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明的计算过程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和小明经过反复实验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小明结果吻合,请分析小东开始所得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东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小明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克+100克-106.7克=3.3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明的计算过程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和小明经过反复实验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小明结果吻合,请分析小东开始所得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 (共4题)
4.
回答与水有关的问题。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②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③家用环保型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活性炭起______________作用。④电影《火星救援》中马特·达蒙用液态的火箭燃料联氨(N2H4)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分解生成氮气、氢气和氨气(NH3),然后利用分解出的氢气燃烧制取水,解决了火星上缺少液态水的问题。请写出联氨(N2H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②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③家用环保型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活性炭起______________作用。④电影《火星救援》中马特·达蒙用液态的火箭燃料联氨(N2H4)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分解生成氮气、氢气和氨气(NH3),然后利用分解出的氢气燃烧制取水,解决了火星上缺少液态水的问题。请写出联氨(N2H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快速搓动木棍使底部的干草着火,
(1)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炭在臭氧(O3)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
(1)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不同气体中 | 在空气中 | 在氧气中 | 在臭氧中 |
实验现象 | 红热 | 剧烈燃烧 | 非常剧烈地燃烧 |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炭在臭氧(O3)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
6.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厨房中的“柴、米、油、盐、醋”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新农村建设,号召大力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厨房常用料酒来烹饪食品,料酒中含乙醇(C2H5OH),乙醇中的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3)厨房用的低钠盐中的“钠”是指_________(填“钠原子”“金属钠”或“钠元素”)。
(4)打开盛食醋的瓶盖,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原因是__________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1)新农村建设,号召大力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厨房常用料酒来烹饪食品,料酒中含乙醇(C2H5OH),乙醇中的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3)厨房用的低钠盐中的“钠”是指_________(填“钠原子”“金属钠”或“钠元素”)。
(4)打开盛食醋的瓶盖,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原因是__________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7.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物质,A、E是空气中常见的气体,其中A在空气中的含量为21%,B、D在常温下为液体。(说明:“—”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向箭头所指方向转化,“←→”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相互转化)试根据如图所示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分解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分解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5题)
8.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
C.此化学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9.
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制得纳米纸,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又制得一种新试纸,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新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 B.二氧化钛(TiO2)中钛元素化合价为+2 |
C.萘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D.萘胺是由10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
10.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及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N2 ②Mg2+ ③SO2 ④
⑤
①N2 ②Mg2+ ③SO2 ④


A.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 |
B.③中“2”表示两个氧元素 |
C.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且⑤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电子 |
D.④结构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第ⅦA族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因而供人类生产生活用淡水极为丰富 |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
C.水变为水蒸汽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
D.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同种单质 |
12.
今年11月,我省多地市发生雾霾天气,造成这次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空气中PM2.5含量的是( )
A.为了缓解用电压力,应大量新建火力发电厂 | B.出行尽量开私家车 |
C.开发新能源汽车,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 | D.农田直接焚烧秸秆肥田 |
5.填空题- (共2题)
13.
下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按下列要求填空:

(1)写出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转化为C属于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固体二氧化碳称为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
(5)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有研究指出可用地下盐水储存CO2,此过程中涉及到反应2Mg2SiO4+2H2O+CO2═Mg3Si2O5(OH)4+ X ,则生成物X 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含碳物质燃烧会污染空气,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用于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氨气(NH3)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氮气和水,目前液氨被人们称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
液氨和液氢燃料相比有关数据见下表,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氨泄漏到空气中比氢气更易发生爆炸 B.以氨和氢为燃料时,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C.氨的液化比氢气容易得多 D.等质量的氨和氢分别燃烧,氢放出的热量多

(1)写出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转化为C属于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固体二氧化碳称为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
(5)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有研究指出可用地下盐水储存CO2,此过程中涉及到反应2Mg2SiO4+2H2O+CO2═Mg3Si2O5(OH)4+ X ,则生成物X 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含碳物质燃烧会污染空气,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用于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氨气(NH3)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氮气和水,目前液氨被人们称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
液氨和液氢燃料相比有关数据见下表,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燃料 | 沸点(℃) | 燃烧放热(kJ/g) | 相对分子质量 | 气体含量爆炸范围 | 液态密度(g/cm3) |
氢气 | -252.6 | 119.20 | 2.0 | 4.0%~75.6% | 0.07 |
氨气 | -33.50 | 18.65 | 17.0 | 16%~25% | 0.61 |
A.氨泄漏到空气中比氢气更易发生爆炸 B.以氨和氢为燃料时,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C.氨的液化比氢气容易得多 D.等质量的氨和氢分别燃烧,氢放出的热量多
14.
在H、O、C、S、N五种元素中,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①能形成“酸雨”的氧化物_________;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③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
①能形成“酸雨”的氧化物_________;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③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简答题:(4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