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联考]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3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1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涯   惬意   通霄达旦   顾明思义
B.潮汛   拌嘴   作奸犯科   妄自菲薄
C.诸候   遐想   莫衷一事   来势凶凶
D.娇艳   眼睑   更胜一筹   白壁无瑕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星宿(xiù)   立(chù)    钝(nú)    退避三(shè)
B.晓(fú)    收(liǎn)   自(yǔ)    服衣冠(zhāo)
C.裂(jūn)   袍(yùn)    老(mào)   鞭入里(pì)
D.玉(bó)    素(gǎo)    美(bì)    面面相(xù)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是2018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得知偶像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小明连续两天废寝忘食,上课总是走神,就连老师点他名都没有听到。
D.当竺可桢之子、88岁高龄的竺安先生向浙大捐赠56册竺可桢日记手稿时,现场嘉宾肃然起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C.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D.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
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B.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D.《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抒情为主,兼用记叙和议论。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小题1】浣溪沙是______,“北风吹断马嘶声”中“北风”言明时节为______。
【小题2】请你展开想象,试着描绘“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的情景。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注:①尝:曾经。②及:到,到达。③若:好像。④待:防备。⑤飙:像疾风一样。这里指迅速。⑥盬(gǔ):吸饮。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公将之:______
(2)而衰:______
(3)如是者三四次:______
(4)果腹而: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小题3】甲文中鲁国军队抓住有利时机克敌制胜是在______之时;乙文中的蜘蛛是在蛇______之时,乘其不备,置蛇于死地。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蜘蛛乘不备   卒用
B.首俯地 普又其人奏
C.踞蛇首 读竟日
D.果腹去 舟已行矣,剑不行者三四次
【小题5】甲乙两文说明的一个共同道理是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用最好的状态,屏蔽最坏的心情
林宛央
①我并非一个爱发朋友圈的人,用微信很多年,最初一直处于潜水状态。后来,身边用的人多了起来,出于工作以及社交需求,渐渐地也开始发一些朋友圈。有时候是自己的文章,有时候发一些活动信息,但一直甚少提及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是不想,而是因为爸妈在我的朋友圈里。
②偶有一次,心情不佳,便把朋友圈当作发泄窗口,半夜里发了一条图文信息,抱怨生活不易,岁月蹉跎。我本以为无人会看,却被爸妈看到了。
③我爸在第二天给我打电话,问我到底怎么了,还说我妈昨天后半夜一直睡不安稳,嘴里老是念叨,说我肯定遇到了困难,一直挂着心。
④我妈睡觉向来很浅,我知道,我的那条朋友圈,让她彻夜失眠了。她不会像别人一样,把我的心情当作无病呻吟,她会觉得她的女儿在那一刻,就是不开心的。别人看我的朋友圈,一笑而过,而我却伤害了最爱我的人。
⑤那次以后,我就时不时地对爸妈屏蔽自己的朋友圈。发开心状态的时候,权限开放;发一些不好状态的时候,就暂时屏蔽。因为我知道,有些话,我说出来无心,他们听了,却会一直放在内心最深处。我的一条可有可无的朋友圈,牵动着父母日夜煎熬的心。爸妈当然不知道我屏蔽了他们,更不知道他们看到的朋友圈内容,是有限的。我认识的一个人说:“分组可见是朋友圈最可怕的功能。”但是我觉得如果你的“别有用心”是为别人好,分组可见其实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功能。
⑥某天,一个朋友发了条朋友圈。她说:“自从爸妈加了自己的微信,整个朋友圈完全变了。以前能说的话不再能说,失落的状态不敢再发,因为他们不会错过我的每一句话,哪怕叹息的语气。朋友圈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还真有点不习惯。”
⑦有多少人,有着相同的感慨。有多少人,在爸妈加了微信之后,困扰过,更温暖过。困扰于他们过于关注自己的状态,温暖于你知道有个人不管你身在何方,他的心始终牵挂着你。
⑧我问那个朋友:“你会对爸妈屏蔽自己的朋友圈吗?”她说:“想过,但不能。”她生活的城市距离爸妈很远,虽然常常通电话,但朋友圈已经成为爸妈关注她生活状态的一种方式。如果长时间对他们屏蔽,他们反而会更担心。
⑨“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我已经满心愧疚,朋友圈是我对爸妈的一种补偿。”她始终对爸妈开放朋友圈,当然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有因为一条朋友圈而令父母不安的时刻。她的方式是,争取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很好,给爸妈看到一个元气满满的朋友圈。
⑩经年累月下来,她发现自己的好心情,竟然真的越来越多。一开始有点演给爸妈看的意思,最后却是爸妈殷切追随的目光,指引着她把生活越过越好。
⑪她对我说:“也算是一种屏蔽吧,屏蔽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糟糕状态。”
那一瞬间,我有点惭愧
⑬朋友屏蔽了朋友圈,不是屏蔽别人,而是屏蔽自己。用最好的状态屏蔽最坏的心情,用最好的自己屏蔽亲人的担心。
(选自2016年第12期《知识窗》,有删改)
【小题1】说说标题“用最好的状态,屏蔽最坏的心情”的含义。
【小题2】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3】第⑤段中加点的“煎熬”能否删除?为什么?
【小题4】第⑫段说“那一瞬间,我有点惭愧”,“我”为什么会有惭愧的感觉?
【小题5】假设你也常在朋友圈发信息,读了本文后,你觉得该如何处理你的朋友圈呢?说说你的想法。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难得淡定
①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②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③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④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⑤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⑥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行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⑦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小题1】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小题2】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作有什么作用?
【小题3】联系全文,简要说说“淡定”的具体含义。
【小题4】文章第④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5.名著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正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1)这段话出自 (国籍)作家 写的《 》。
(2)“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段话的?

6.情景默写(共1题)

12.
默写。
(1)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4)昨晚天空飘起了雪花,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正如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说的:__________。
(5)《过零丁洋》中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句子是:__________。
(6)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里,表达了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的语句是: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共2题)

13.
请你参加学校举办的“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将这次活动的标语,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崇敬英雄 弘扬正气

(2)学校拟邀请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英雄王富贵同志,于本月30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讲英雄事,树英雄志”的专题报告。请你以XX中学德育处的名义,写—份邀请函。
14.
跨越伶仃洋,连接粤港澳。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青州航道桥上的“中国结”造型是整座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中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

(1)不同的中国结有着不同的寓意,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双蝶结——双喜临门
B.同心结——恩爱情深,永结同心
C.平安结——一生如意,岁岁平安
D.福字结——福气满堂,吉星高照
(2)中国结由于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古代诗词文学作品对“中国结”的承颂也破为突出,请写出一句相关的诗句。

8.作文(共1题)

15.
写作表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路漫长、曲折,有时还会迷茫、黑暗,需要一盏灯来照亮我们,指引我们,让我们不迷失方向,走向成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明灯,一路指引你,鼓励着你走向远方。
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故事和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主要写自己的经历、感悟;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