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某工厂要对买进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只有质量分数超过85%才能合格,现取15g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与98g稀硫酸进行实验(反应Na2CO3+H2SO4═Na2SO4+CO2 ↑+H2O),现将稀硫酸分4次加入样品并记录产生气体的质量如下;
(1)产生气体的质量:_____g
(2)判断样品___(填“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加酸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产生气体质量 | 1.2g | 1.2g | 1.2g | 0.8g |
(1)产生气体的质量:_____g
(2)判断样品___(填“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
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Vc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Vc的化学式为_____;
(3)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小辉的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要食用西红柿____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1)Vc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Vc的化学式为_____;
(3)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小辉的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要食用西红柿____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2.简答题- (共2题)
3.
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手段,请依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A用于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超过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任写一条)。
(2)图B是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达到目的,两支试管中应该盛放的物质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图C实验中,这两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填字母)。
(4)图D实验中,要使U形管b端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向小试管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_____。

(1)图A用于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超过总容积的

(2)图B是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达到目的,两支试管中应该盛放的物质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图C实验中,这两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填字母)。
A.都放出热量 |
B.都生成气体 |
C.瓶中水的作用相同 |
D.反应现象相同 |
4.
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川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1)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字母)。
A.氧化铁 B.不锈钢 C.黄金 D.铜
(2)高炉炼铁所涉及的物质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A与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_____(填“强”或“弱”),但铝制品却具有比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
(4)为了保护金属资源我们必须学会防锈,下列介绍的实例只利用隔绝氧气来达到防锈的是_____(填字母)。
A.菜刀用完后擦干净存放
B.自行车三脚架涂漆
C.夏季停暖后,暖气片内注满水防止内部生锈
D.用不锈钢造炊具
(1)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字母)。
A.氧化铁 B.不锈钢 C.黄金 D.铜
(2)高炉炼铁所涉及的物质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A与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_____(填“强”或“弱”),但铝制品却具有比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
(4)为了保护金属资源我们必须学会防锈,下列介绍的实例只利用隔绝氧气来达到防锈的是_____(填字母)。
A.菜刀用完后擦干净存放
B.自行车三脚架涂漆
C.夏季停暖后,暖气片内注满水防止内部生锈
D.用不锈钢造炊具
3.推断题- (共1题)
5.
如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1)A、B、C、D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已知C为氢氧化钠溶液,则A为_____(填化学式,下同),B为_____,D为_____。
(2)写出A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1)A、B、C、D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已知C为氢氧化钠溶液,则A为_____(填化学式,下同),B为_____,D为_____。
(2)写出A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6.
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纳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如图中A所示,小组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

(1)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组某同学认为,使用pH试纸之前,应该先用水润湿,效果会更好,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3)同学们经过讨论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实验。
甲组实验: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B,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C,向b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

(1)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 | pH_____(填“>”“<“)7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组某同学认为,使用pH试纸之前,应该先用水润湿,效果会更好,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3)同学们经过讨论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实验。
甲组实验: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B,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C,向b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
5.单选题- (共13题)
8.
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质量/g | 16 | 70 | 1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待测 | 45 | 36 |
A.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
C.表中“待测”值为5 |
D.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9.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
D.参加反应的“![]() ![]() |
10.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液态水比水蒸气难被压缩﹣﹣液态水中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
B.水降温结冰﹣﹣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
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
13.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不属于糖类 |
B.露天烧烤,不会污染空气 |
C.进入久未开启的枯井或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
D.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扑灭 |
15.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
B.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渍也利用了乳化原理 |
C.阳离子都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19.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
B | 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 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
C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80℃热水和10℃冷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
D | 鉴别氢气和甲烷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
A.A | B.B | C.C | D.D |
6.选择题- (共3题)
7.多选题- (共1题)
8.填空题- (共3题)
24.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请将“元素”、“原子”、“分子”填入a、b,c空中,从而完成元素、原子、分子与物质之间的正确关系图1.图中a:_____,b:_____,c:_____。
(2)图2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硒(Se)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③硒元素与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相同。
(3)图3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则图中X的值是_____。
(1)请将“元素”、“原子”、“分子”填入a、b,c空中,从而完成元素、原子、分子与物质之间的正确关系图1.图中a:_____,b:_____,c:_____。
(2)图2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硒(Se)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③硒元素与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相同。
(3)图3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则图中X的值是_____。

25.
走进生活,走进化学。
(1)图1中各类食物中含维生素最丰富的是_____(填字母)。

(2)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导致_____。
(3)在氢气、乙醇、石油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
(4)如果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
(5)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有效成分是K2CO3)属于_____肥。
(6)很多城市家庭开始使用“扫地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扫地,而且使用方便,图2是某品牌扫地机器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①排风口使用的是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它的硬度更_____(填“大”或“小“)。
②根据扫地机器人的制造、使用情况,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
(1)图1中各类食物中含维生素最丰富的是_____(填字母)。

(2)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导致_____。
(3)在氢气、乙醇、石油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
(4)如果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
(5)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有效成分是K2CO3)属于_____肥。
(6)很多城市家庭开始使用“扫地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扫地,而且使用方便,图2是某品牌扫地机器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①排风口使用的是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它的硬度更_____(填“大”或“小“)。
②根据扫地机器人的制造、使用情况,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
26.
在一定温度下,将30g、40g、50g、60g、70g的硝酸钾固体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其五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_次起得到的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2)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_____g。
(3)请你推测第5次实验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g。
(4)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加入KNO3的质量(g) | 30 | 40 | 50 | 60 | 70 |
所得KNO3溶液的质量(g) | 80 | 90 | 100 | 105 |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_次起得到的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2)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_____g。
(3)请你推测第5次实验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g。
(4)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
9.实验题- (共1题)
27.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要制备几瓶CO2,并在制取过程中便于补充稀盐酸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字母)。
(3)用装置F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
(4)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纯净的N2时,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5)小明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食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
①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填字母,下同)。
A 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B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选用甲装置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_____。
A 块状的胡萝卜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 氯酸钾固体制氧气
C 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 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要制备几瓶CO2,并在制取过程中便于补充稀盐酸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字母)。
(3)用装置F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
(4)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纯净的N2时,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5)小明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食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
①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填字母,下同)。
A 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B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选用甲装置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_____。
A 块状的胡萝卜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 氯酸钾固体制氧气
C 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 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